不適合 加拿大地廣人稀 連本土人都很容易得抑郁
抑郁癥患者適合在加拿大生活嗎,麻煩給回復
不適合 加拿大地廣人稀 連本土人都很容易得抑郁
如果確診是抑郁癥,應該遵醫(yī)囑服藥治療,因為病灶可能已經侵蝕到你的器官,比如腦神經元,如果不通過藥物抑制,單憑做心理咨詢或自我意志力是不行的,就好比感冒了,我們不能憑意志力不讓它發(fā)燒一樣。希望你能夠繼續(xù)去神經內科診治,而不要逃避,不要試圖回避。疾病是不選擇地方的
假如你已經被確診為抑郁癥,建議暫時不要去國外,因為到了一個舉目無親的陌生環(huán)境,是比較容易誘發(fā)抑郁癥的,而且國外看病貴一些,還在在國內看好病后再考慮去國外。
其實你這種抑郁癥也不是常有的啊,可能最近的生活壓力太大,又或者朋友和家人對你的關心不夠,所以總是一個人在為生活而奮斗,難免會孤寂。雖然你是一個喜歡說,喜歡笑,喜歡和人打交道的人,但內心世界只有自己明白,有些人雖然朋友多,但自己覺得依舊孤獨。我覺得你需要做的就是多和家人或朋友溝通,多與他們交談,把一些煩惱傾訴一下。你自己也說了,你覺得可能是不是找個對象就好了,所以你需要的是朋友和家人的關心和關懷。這樣談不上抑郁癥,只是可能煩惱多,想的也比較多,有機會的話,放松一下自己,現(xiàn)在春天也來了,找個機會旅游一下,深入大自然會凈化你的心靈,釋放你的壓力。平常聽聽音樂也好,不要想太多,也不要把太多煩惱壓在心里,該傾訴的最好找個朋友,和他們一起聊聊。如果生活上已有太大壓力,那么在工作上可以先放放,雙重壓力下,誰也很難承受得了的。如果你真覺得保險這個工作對你來說壓力太大,你可以再換個工作,或者,理順下工作思路,也許只是工作技術上沒把握好,把不該的煩惱引進來了。其實有時挑戰(zhàn)一下自己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既然是挑戰(zhàn),困難自然存在。你要堅強點,愿你過的快樂!其實一段時間去國外還是可以但不要常待在國外
就算沒有心理因素也不管家庭環(huán)境,留學并移民美加這件事其實只適合個性積極,學習能力過人的少數(shù)人。但近年來大陸留學生和移民人數(shù)直線上升,顯然并不是這兩種人突然多了,而是經濟環(huán)境有條件加上媒體推波助瀾,於是很多人一窩蜂往歐美跑,卻完全不考慮自己的條件。等到了異地才發(fā)現(xiàn)不是那麼回事,進退兩難。就算你英文好,但在國外除了和人說話和坐課堂聽課做作業(yè)外,更多是人生地不熟的種種不方便,一開始遇到挫折的可能性會遠大於國內,連吃口能入口的中國餐都很不方便。不少人當初在父母呵護下長大無法面對挫折,事事受挫的狀況下又受自尊心限制,會覺得自己無法回頭,卻無路可走,即使是正常人遇到這種狀況也很容易產生心理疾病,何況你在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和朋友圈中卻仍免不了受抑郁癥之苦,到了加拿大,就算你語言能力跟得上,但你也不可能比在國內更自在,更愿意向外界伸出雙手。也就意味著你更可能封鎖自己。也意味著你自己擔心的事極可能發(fā)生。不過我同時也告訴你可以不受抑郁癥限制,多讀好書可以幫你走出來。二次大戰(zhàn)時拯救英國的首相邱吉爾一生被抑郁癥所苦,他一夢到黑狗就是抑郁癥來襲。美國總統(tǒng)亞當思和林肯都有極嚴重的抑郁癥,也都考慮過自殺,你不妨去看看他們的傳記。有本書專講很多成功人士利用他們本身的心理問題,反而成就了偉大事業(yè)。書名是A First-Rate Madness: Uncovering the Links Between Leadership and Mental Illness。另外去年過世的蘋果公司的賈伯思也有輕微的偏執(zhí)狂,才讓他有辦法抵抗世俗外界的平庸意見,讀他的傳記可能會讓你對自己有不同的看法。Wiki還專門有個患抑郁癥的知名人士名單,里面包含各行各業(yè)最杰出的人才。(去搜索List of people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所以關鍵不在你要不要出國,而在你自己先決定要不要打敗它或是讓它決定你的一生如何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