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代表作品:《三滴血》1958年,秦腔經(jīng)典劇目《火焰駒》被拍成電影,這也是秦腔這一中國戲曲"化石"第一次被搬上銀幕。
而于1960年由西安電影制片廠拍攝完成的秦腔電影藝術片《三滴血》則成為秦腔電影的代表之作。清代中葉,秦腔表演藝術家魏長生就是其中之一。這位為史學家稱為“為戲曲開辟一新紀元的天才”(見青木正兒《中國戲曲史》)的他,曾把西北黃土高原泥土芳香的秦腔三次帶入北京,并與雅部昆曲、京腔爭妍,最后,終于取代了昆曲在劇壇的盟主地位。也是他繼承、革新了梆子腔的表演藝術,使之達到了一個全新的水平,為花部藝術的興盛做出了出色的貢獻,成績斐然,名播至今。如《鐵弓緣》、《拷火》、《滾樓》、《闖山》、《胭脂》、《別妻》等 一代秦腔大師李正敏在50年的藝術生涯中,出演過100多個劇目,扮演眾多角色,塑造了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已經(jīng)不在世)秦腔丑角大師閻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