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景晟(1927-1991),50年代任長春電影制片廠翻譯片演員、導演,后任《電影藝術(shù)》編輯,70年代后期起任教北京電影學院。
長期以來,人們以戲劇藝術(shù)的標準來要求電影藝術(shù),過分強調(diào)“人物沖突”就是這種觀念的集中表現(xiàn)。其實,與戲劇相比,電影有更加自由的時空形式,更有獨特的蒙太奇手法,因此,正視電影藝術(shù)特征的第一步,就是要“丟掉戲劇的拐杖”。
丟掉戲劇的拐杖是哪個導演希望能解答下
白景晟(1927-1991),50年代任長春電影制片廠翻譯片演員、導演,后任《電影藝術(shù)》編輯,70年代后期起任教北京電影學院。
長期以來,人們以戲劇藝術(shù)的標準來要求電影藝術(shù),過分強調(diào)“人物沖突”就是這種觀念的集中表現(xiàn)。其實,與戲劇相比,電影有更加自由的時空形式,更有獨特的蒙太奇手法,因此,正視電影藝術(shù)特征的第一步,就是要“丟掉戲劇的拐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