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除濕。
帶有過多水分的木頭是不能進行雕刻的,濕木時間一長便會變形,所以必須對其進行干燥處理。由于受陽光曝曬會導致木頭變形,開裂,因此通常的除濕方法是將木頭放于陰涼干燥處或地下室,讓其自然陰干。 2.描形。將選好的木塊進行必要的砍削刨光后,在其上用筆描繪出鹿頭的圖案或形狀大樣。不同位置、不同層次的圖案,圖形可用不同色線代表。 3.雕鏤。雕刻的方法主要由浮雕、鏤空雕、凹雕、三種。浮雕又稱陽刻,即將非圖案的空白部分雕凹,使圖案凸出,令其產生高低起伏的立體感。 4.鏤空雕是運用最廣泛的一種雕刻方法,在木雕中較為常見,它能使雕刻作品產生惟妙惟肖的立體感。
5. 打磨。雕好的鹿頭有許多棱角、刀觸,外形較粗糙,因而要打磨,以前的打磨工具常用木工銼,細質砂石、動物生皮、樹木纖維、毛樹葉、草灰砂等硬的或韌性好的自然物做成,現(xiàn)在多用砂紙進行打磨。
6. 光面與上料。過去在打磨后,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光面或上料涂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