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社會要求女子三從四德,不允許女子從事作官、經(jīng)商等工作。
所以古代的女子在閨閣之中,必須研讀女四書:《女誡》、《女訓》、《女論語》、《女范捷錄》,然后就是要學女工。除此之外,四藝是必學的技能,品茗、焚香等這些風雅之事,也是要懂的科目??纯匆还材膸追N 1、琴在古代,彈琴為四大才能之首,因為琴,在古代泛指古琴,亦稱七弦琴。古琴有九德之說,君子之說,象征正德。琴聲,是一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和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女子雙手撫琴,琴聲如高山流水,更顯女子的靈氣。如果大家閨秀不通曉琴藝,會被笑話粗陋。
2、棋棋,奕也,古時指圍棋。圍棋蘊含著中華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它是中國文化和文明的體現(xiàn)。它不同于一般的消遣娛樂,它影響和陶冶人的道德觀念、思維方式等等。常下圍棋的人,大多有臨危不亂的鎮(zhèn)定心態(tài),謙虛、謹慎的美德,文明高雅的風度。
3、書書,即書法,書法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有的藝術(shù)形式。書法陶冶人的情操,修身養(yǎng)性。古語“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作為女子學習書法能夠靜心養(yǎng)氣,對性格的形成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4、畫畫,指中國畫。用國畫顏色和墨在帛或宣紙上作畫的中國傳統(tǒng)的繪畫形式。作畫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審美習慣,描繪物象的形神,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古代女子學習作畫,可以豐富自己的生活,提升審美,加深對事物的理解,讓自己出塵脫俗。
5、詩古代女子,李清照是史上著名的才女,閨閣女子懂詩文,只是愉悅身心,寄托心志,抒發(fā)情感。中國文化的古老觀念,人心與人心不是隔絕不通的,詩三百,一言蔽之,思無邪也。無邪,就是誠,就是人性與人性的照面。
6、酒在中國,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學為源頭。古人認為,就不能亂飲,只有在身體和情緒正常的情況下才能飲用。過分憂愁或盛怒之時都不能飲酒。女子學習酒文化,只是為了在合適的場合賓主皆歡,花前月下,琴瑟和諧。
7、花中國花,文化源遠流長,自古就寓意深厚。人們對花情有獨鐘,不僅僅好其花形,更緣于花文化的精髓,古人更是綜合自己對花的感受,賦予它一種風度、風格。所以插花,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8、茶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對于茶文化最有心得。品茶,不但是鑒別茶的優(yōu)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lǐng)略飲茶情趣之意,使精神世界升華到高尚的藝術(shù)境界。
9、香香,在馨悅之中調(diào)動心智的靈性,于有形無形之間調(diào)和身心,妙用無窮。能在靜室閉觀默照,席間怡情助興,又能安神開竅,所以古人惜香如金,愛香成癖。
10、曲古代的昆曲,是把十大雅事融于一體的文化。這種藝術(shù)樣式包含著中華民族的很多文化秘密,昆曲注入我們?nèi)康奈幕仞B(yǎng)和審美沉淀。在古代,對曲的認識與欣賞,已經(jīng)是人們娛樂與生活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