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年辛棄疾出生在山東濟(jì)南。
辛棄疾的祖父辛贊原本是宋朝官員,靖康之變時宋朝南渡,辛贊因為族人太多無法南遷(累于族眾),于是就在金國為官。但祖父一直教育辛棄疾,若有機(jī)會一定要效忠大宋抵抗金人。辛棄疾從小就目睹了宋朝子民在金人統(tǒng)治下的屈辱和痛苦。這一切使辛棄疾在青少年時代就立下了恢復(fù)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養(yǎng)成了燕趙奇士的俠義之氣。紹興三十一年,金主完顏亮率兵南侵,此時在其后方被凌辱了幾十年的漢族人奮起反抗,二十一歲的辛棄疾也聚集了兩千人,參加了由耿京領(lǐng)導(dǎo)的起義軍,擔(dān)任掌書記。宋高宗非常贊賞辛棄疾的勇敢和果斷,任命他為江陰簽判。從此23歲的辛棄疾正式步入仕途。年輕的辛棄疾一心想抗金北伐,寫下《美芹十論》、《九議》等抗金的戰(zhàn)略方針。更由于他是“歸正人”(從淪陷區(qū)回歸宋朝)所以接下來十多年朝廷主要把辛棄疾派到江西、湖南等地負(fù)責(zé)整頓治安。并且官位一直不高。淳熙七年,41歲的辛棄疾也意識到了自己“剛拙自信,年來不為眾人所容”,官職也被罷免。于是他修建莊園,開始了閑居生活。之后辛棄疾多次重新歸朝做官,可仍然屢受排擠,多次被罷免。
203年,主張北伐的韓侂胄起用主戰(zhàn)派人士,處置秦檜,追封岳飛,發(fā)動了開禧北伐。韓侂胄起用64歲的辛棄疾被任為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不久后,在一些主和派諫官的攻擊下,辛棄疾被貶為朝散大夫。四年后,朝廷再次起用辛棄疾為樞密都承旨,但在赴任途中一病不起,同年九月初十辛棄疾病逝,享年六十八歲。朝廷得知消息后,追贈辛棄疾龍圖閣待制之職致仕(生前最高官位)。他一生被任免37次,罷免后又起用,起用又被貶官,這背后是他殊死力薦北伐抗金的壯志難酬。更值得感慨的是,雖然多年的北伐提議失敗,但是若朝廷要用我,即使已經(jīng)68歲年老多病,也要赴任領(lǐng)兵北伐,彌留之際,卻仍在高呼“殺賊!殺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