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是一種主觀的心理活動的過程,使人們根據(jù)自身對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種對事物的看法,因此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但它同時也受制于客觀因素,尤其是人們所處的時代背景會對人們的評判標準起到很大的影響。以文革為例,當時的許多行為在今天的人們看來是極端的丑惡,而在當時的人們的心中則是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的表現(xiàn)。由于審美是一種主觀的活動,因此很多人會認為,審美只是人的一種特殊的行為,在其他動物中不存在審美。其實不然,人們對動物中是否存在審美這一行為的推測,很大程度上被人們的思維所左右,而并不是真正從動物的角度出發(fā),因此難免存在偏差,也很難說審美僅是人類所特有的。審美的范圍其廣泛,包括:建筑、音樂、舞蹈、服飾、陶藝、飲食、裝飾、繪畫等等。審美存在于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走在路上,街邊的風景就需要我們去審美;坐在餐館,各式菜肴需要我們去審美…….當然這些都是淺層次上的審美現(xiàn)象,我們需要審美,研究審美,更應是從高層次上進行探討,即著重審人性之美。我們不斷追問自己的心靈,不斷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