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的別稱有畫圖,無聲詩,平畫,國畫,寫生,丹青,肖像等。
繪畫是一種在平面上以手工方式臨摹自然或非自然,以其達到二維效果的藝術,具體介紹如下:
1、畫圖:“畫圖恰似歸家夢,竿里河山寸許長。”辛稼軒一語道破了繪畫以少勝多的奧妙,比喻之恰切,令人稱奇?!爱媹D”二字不僅指畫幅,后來也多用作比喻。
2、無聲詩,亦稱“有形詩”,繪畫的一種別稱。因畫意和詩情相通,故有此稱。
3、國畫,國畫一詞起源于漢代,漢朝人認為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稱為中國,將中國的繪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
4、寫生,寫生是指從大自然取景、物、元素的素描。室外寫生的素描也可在畫室里完成,不過寫生素描不同于靜物畫,在靜物畫里即使無活力的對象仍會顯現出它的自然狀態(tài)。
5、肖像,肖像是漢語詞語,從不同角度上有不同的理解。美術意義(或攝影)上的肖像,是指通過繪畫、攝影、文字等藝術手段,使肖像權人的人物形象在物質載體下再現的一種觀賞造型作品。
6、丹青,丹指丹砂,青指青雘,本是兩種可作顏料的礦物。因為我國古代繪畫常用朱紅色和青色兩種顏色。丹青成為繪畫藝術的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