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jù)依據(jù)心理學與教育學上的有關思想以及相關理論,針對課程標準要求,提出設計思路,即學生應該怎樣學習,才能達到課標的要求。
(二)教學背景分析教學背景分析包括教學內容分析、學生情況分析,以及前期教學狀況、問題、對策等方面的研究說明。(三)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目標既是教學的起點,也是教學的歸宿,確立合理、適當?shù)慕虒W目標是教學設計最重要的任務。而如何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則要依靠對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加工以及對學習活動的組織。教師首先是認真研讀《課標》,分析《課標》中對有關教材內容的目標陳述,根據(jù)教材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學習能力,合理地確定具體課時目標,準確地陳述教學目標。(四)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重點是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中心內容,是知識網絡中的聯(lián)結點,是設計教學結構的主要線索。教學難點是指學生感到難理解或難接受的內容。這些內容,或是由于知識本身抽象、復雜而難理解,或是由于學生缺少需要的知識準備而難接受,要根據(jù)具體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基礎來確定教學難點。(五)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設計教學設計過程與教學資源設計主要包括教學進程、學生活動、所需要的教學資源及教學指導策略等。(六)學習效果評價設計包括對本節(jié)課學生學習效果以及教師自身教學效果的評價。主要圍繞三維目標是否達到要求進行評價。評價方式應盡可能全元化,如紙筆測驗、活動表現(xiàn)、觀察記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