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于右任先生的字比較大氣,有氣度、有氣勢和浩然之氣。
于右任先生青年時追隨孫中山先生,為推翻滿清封建統(tǒng)治立下漢馬功勞。并積極倡導國共合作,興辦教育,是一位真誠的愛國人士。于右任先生1922年10月在上海大學當校長。
1924年國民黨在廣洲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他被選為中央執(zhí)行委員。
1926年,與馮玉祥、劉覺民等人為解救西安之圍,出任駐陜總司令。擔任國民政府審計院長、監(jiān)察院長。于右任先生書法早年學魏碑,方硬、古樸、奇絕。中年后專研草書,氣勢暢達,奇趣橫生。大氣磅礡。拙樸自然。于右任先生草書特點是碑帖相結合,以魏碑入草,探索開辟了一條學書新路,給后來學草書者創(chuàng)作提供了寶貴經(jīng)驗,有借鑒啟示作用。楊吉平說:"于右任草書是懷素小草的繼承和強化,他解決了小草的碑化問題?!?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上圖書法作品為于右任先生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