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好導學案(一)導學案設計的原則導學案的編寫應發(fā)揮備課組的作用,一個人去設置一份導學案一是太費時間,
二是難免失之偏頗。
所以導學案的編制必須充分發(fā)揮同年級學科備課組的作用,通過集體備課來完成。集體分工編寫,共同研討確定;導學案的編寫應簡潔、易懂,最好以一節(jié)課為單位設計。在編寫時應注意以下原則:(1)課時化原則:一課一學案,即學即用即教。
(2)問題化原則。將知識點轉變?yōu)樘剿餍缘膯栴}點,能力點,通過對知識點的設疑,質疑,釋疑,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品質和創(chuàng)新素質。
(3)學生中心原則導學案是給學生用的,設計時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應考慮讓學生進行參與性學習,注重激活學生的思維火花。
(4)方法化原則強化學法指導。設置問題后不是籠統(tǒng)地要求學生去完成,而是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指導學生如何依據導學案通過閱讀教材、交流研討、上網查詢等途徑完成導學案。導學案上針對開放性問題亦應適當?shù)靥峁┓椒ㄉ系闹笇?,降低學生的參與難度。
(5)層次化原則在編寫導學案時應該將難易不一,雜亂無序的學習內容處理成有序的,階梯性的,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學習方案,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圍繞內容合理設置問題,如容易理解的知識點設置的問題應少,簡單考查一下即可,重點難點要從不同角度多設計幾道問題,加深學生的理解和運用能力。附導學案的設計格式:
1、學習目標知識目標:學生學習后要了解、掌握、運用概念、要點、規(guī)律等。能力目標:通過學習學到了哪些能力情感目標:仔細挖掘蘊藏在學習材料中的道德情操、審美情趣和個人發(fā)展目標。(目標要簡潔、準確、清晰、全面,以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為主。)2、重點、難點:觀察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背景,預測可能會出現(xiàn)的難點,根據考綱、課程標準,確定重點,提醒學生重點應掌握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信心。
3、預習導引(預習案):根據所學部分的核心內容和知識主線設計3—5個有思維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預習明確主干知識,基本掌握簡單知識,搞清疑難所在,以便有目的聽課解疑。
4、問題導學:導學案問題設計要有層次,有邏輯,有內在的關聯(lián),解決一個問題又是解決下一個問題的前奏,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在解決一個一個小問題中,自然解決重點問題,鍛煉思維,逐步教會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習內容設探究,知識生成要引導,留給學生去親歷。
5、典題訓練:針對所講的知識框題選擇或設計合適的典型題目,進行點對點應用訓練。
6、精講點撥:針對關鍵詞句、圖片等,學習方法、記憶方法、理解角度、理論活用等活動方式的指導及疑難問題的索引、提示,是對學生自我學習的重要指導。點撥提升有層次。(每個知識框題都按照4、5、6環(huán)節(jié)進行。即:學—講—練有機結合。)7、歸納小結:本項內容是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方法、規(guī)律的總結,在課堂上完成教學任務后進行,由學生在教師啟發(fā)、引導下完成,如畫知識樹、概念圖等。(教師的總結類似于板書主干知識的內容,但力求以不同的形式表述)。
8、當堂檢測:選擇合適的題目檢測課堂學習效果,發(fā)現(xiàn)問題或遺漏。題量控制在選擇題5—8個,簡答題1—2個,時間5—10分鐘。
9、作業(yè)布置(鞏固案):根據課堂知識以及當堂檢測的情況布置。題目設置要分三個層次:即易、中、難三級,以易、中級為主,少量難題。(易:中:難=6:3:1)即關注大多數(shù)的同時,照顧優(yōu)差生的學習需求。作業(yè)一定要適量,同時要加強檢查落實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