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熱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用愛來譜寫教育人們常說教師是園丁、是工程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
可是如今的社會,拜金主義思想盛行,好多教師都經受不住金錢的誘惑,一味的追名逐利,而無心進行教育教學方面的研究工作。我認為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清貧的職業(yè),也就是選擇了奉獻,教師應該堅守自己內心的寧靜,熱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而不是僅僅把它當做是謀生的飯碗。教師要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把每一個孩子都當成可愛的天使來悉心培育,這樣許多年之后你就會變得極其富有,因為你已經擁有了一筆無價的精神財富。因此每一個教師都應該將“桃李滿天下”這句格言當做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
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都愛上語文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你要想自己的學生愛上你的語文課,必須首先讓你的學生對語文產生濃厚的興趣。那如何才能夠做到這一點呢?我認為首先要想方設法的讓學生先愛上語文老師。這就要求你在平時課余時間,要主動地俯下身子,積極參與到孩子們的各種活動中去,與學生建立深厚的友誼。其次,要為人師表,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正如孔老夫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钡亲钪匾哪氵€必須是一位學識淵博,教學方法靈活多樣的好老師。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聽、說、讀、寫不必說樣樣精通,但起碼必須能鎮(zhèn)住學生,在學生面前能有幾分自信。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語文的魅力就在于它是很有個性的,能緊密聯(lián)系生活的。陸游教孩子:“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所以語文教師是一個雜家,必須不斷地讀書,不斷地思考。學生如果會認為自己的語文老師知識淵博,上課能有一些新見解,就成功了一半。再加上之前你與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逐漸喜歡上你的語文課了。
三、“讀”占鰲頭: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小學階段正是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時期,而閱讀學習在語文學習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語文學習是一個厚積薄發(fā)的過程,因此離不開學生平時大量的閱讀積累。為此我采取了以下幾個方法:首先利用學校組織的學習習慣養(yǎng)成周,向學生們講解閱讀對語文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們提高思想認識。還不失時機地向學生們講述良好的閱讀方法,比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讓學生養(yǎng)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在班級里定期召開講故事比賽或是讀書辯論賽等多種方式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將全市倡導的小學語文課前三分鐘演講貫徹到實處,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語言表達能力。其次,雖說開卷有益,但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為了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好的閱讀效果。我堅持為學生推薦最有價值、最適合孩子的好書:李希貴先生主編的語文主題學習是增加學生課內閱讀量的最好支撐,而且?guī)缀趺總€學生人手一套,所以我們可以選取經典課文詳細講解。我堅持在最佳的時間把最好的作品推薦給學生,絕不過度拔高,而只是選取與學生年齡符合的書籍。比如說《紅樓夢》是一部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名著,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堪稱曠古絕今。但是由于小學生的認識水平有限,如果盲目推薦給學生,就會讓學生喪失了對它的興趣,起不到預想效果。最后,學習是一個“死去活來”的過程,我不僅要求學生們熟讀經典,對一些優(yōu)美的詩詞、段落還要求學生們背誦記憶。“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只要學生們堅持誦讀、持之以恒最后一定會使學生們受益終生。
四、將讀書與寫作緊密結合:不做教書匠21世紀是信息時代,知識的發(fā)展也是日新月異。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就不能只滿足于你現(xiàn)有的知識儲備。“書山有路,學海無涯”,老師也要不斷地讀書學習。以前我們一直倡導想給孩子一碗水,老師首先必須得有一桶水,可如今這個要求提高了,老師必須要有源源不斷的活水,因此老師必須要將讀書學習形成一種習慣,不斷擴充知識儲備。讀與寫是緊密相連的,讀得多了你自然而然就會文思泉涌,產生很多心得體會。這時你不妨靜下心來,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見諸筆端,然后再經過反復修改,最終將定稿發(fā)表出去,與同行一起分享你的收獲。到那時你會感到其實教育也是很有趣味的,同時也會給你單調的教書生涯平添幾分樂趣。
五、刻苦鉆研教育教學,堅持寫教學反思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yè)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教學反思的深度便是一個人所能達到的教育教學的高度。而教育教學質量又是一個學校的靈魂,因而可以看出教學反思對一個教師的重要性。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復,除非善于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么改進。永遠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彼o出了一個教師成長的簡潔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它清楚地揭示了一個教師的成長過程離不開不斷的反思。所以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要及時反思自己的每一堂課的教學目標是否合適,教學方法是否科學高效,這堂課最令我難忘的地方是什么,以及這堂課最大的成功和失敗分別在哪里,持之以恒堅持做好這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