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孩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
孩子在每天做完家庭作業(yè)后翻開課本,預習第二天要學的內容,自己去讀書,去發(fā)現(xiàn)問題,讓孩子對課前新知識有所了解,對于不懂的知識,首先要用筆,把疑點做上標記。通過預習,讓他們能夠在自己閱讀課本的基礎上,提前知道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了解重點和難點,這樣,孩子就能帶著疑問聽課,效果會更好,同時也會讓基礎差的同學獲得自信。
培養(yǎng)孩子專心聽講的好習慣
現(xiàn)代心理學證明,注意力集中的小學生,聽課效率和學習水平遠遠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小學生。做為父母,要訓練孩子專心聽講的能力,就要從孩子日常生活習慣做起。
首先,父母在平時就要訓練讓孩子聽一遍就馬上做到,吩咐的事情不說第二遍。其次,在生活中,父母要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聽話能力,如安排三、四件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家長觀察孩子是否如此去做。再則,孩子正在專心做一件事的時候,任何人都不要打擾他。比如,孩子在畫畫或折紙時,爺爺奶奶再怎么疼愛也千萬不要叫孩子來吃什么好東西,來看美麗的蝴蝶等。
培養(yǎng)孩子課后復習的好習慣
課后復習要求孩子,每天在做家庭作業(yè)之前先溫習課本,看看老師上課講的內容,書上自己的筆記是怎么寫的,再想想老師是怎樣講的,做題時要注意哪些問題,然后再做作業(yè)。其實,孩子一邊做作業(yè),一邊翻書,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問題就在于,孩子在做作業(yè)之前,沒有復習。換句話說,孩子在上課時,并沒有真正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只有真正地做到認真地復習所學的知識,才能把每天新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在做作業(yè)時,就能夠運用自如。
培養(yǎng)孩子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不要認為書寫只是形式,對學習沒有多大影響,書寫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人們對書寫者學習態(tài)度、學習質量、甚至個人素質的評價。書寫能力是學力的指標,一個能夠認真對待書寫的孩子,往往也能認真對待學習及其他許多事情,還能促使其養(yǎng)成凡事認真仔細的好習慣,提高孩子的整體素質。
培養(yǎng)孩子良好閱讀的好習慣
從終身學習的角度來看,閱讀習慣跟隨并影響人的一生。閱讀不僅僅指教材,更多地是指課外讀物,如童話、寓言、科普書籍等。孩子喜歡讀書,養(yǎng)成讀書習慣,可以培養(yǎng)聽力、理解力,成為“聽話高手”,集中力和持久力也可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作為家長首先要起表率作用,自己沒有讀書的習慣,強求孩子讀書很難以理服人。
培養(yǎng)孩子愛提問題,會思考的好習慣
每個孩子對這個世界很好奇,孩子愛問“為什么”是好事,說明孩子在思考,在主動地動腦筋,要重視孩子提出的問題,鼓勵并積極幫其解答疑問。假如孩子最初問你為什么,每次你都含糊的回或者忙你自己的事情,忽視孩子的好奇心,慢慢的孩子就不會再向你提問了,孩子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就扼殺在你的手里。對孩子提出的問題,會的盡量用他能理解的語言告訴他,不會的就記下來查資料,然后共同學習。每位做家長的都應該多鼓勵孩子提問題,孩子的智慧可以說是在各種問題中積累起來的。
培養(yǎng)孩子及時改錯的好習慣
由于孩子的認知能力有限,犯錯誤也是在所難免的,對于犯錯誤的孩子,家長不應訓斥,而應視為教育引導的機會,幫助孩子找出錯誤之所在,培養(yǎng)孩子及時改錯的習慣。
培養(yǎng)孩子有條理的好習慣
生活有條理、學習有條理的習慣對孩子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此習慣的養(yǎng)成對孩子的條理性思維會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孩子學習用具的收拾要有規(guī)律,書本存放在書包或書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做各科作業(yè)要預先安排好時間等等。東西存放無規(guī)律,要用時東尋西找,心煩意亂,極易影響學習情緒;做作業(yè)不講條理,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學習效率就低。
培養(yǎng)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好習慣
孩子學習上有困難請求家長幫助時,家長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應用熱情的語言鼓勵孩子自己“試一試”。孩子實在無法獨立解決時,也不能包辦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啟發(fā),使他能在你機智而不露痕跡的引導下,覺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讓孩子嘗到勝利的甘甜,對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個問題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