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心理學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
廣義上,泛指研究一切傳播(交際)行為中,個體的行為和精神過程的學科。這里面包含傳統(tǒng)社會心理學所研究的人際傳播(交際)的部分,也包括媒體傳播學研究的大眾傳播的部分。比如:影響人際傳播的認知,情感,動機要素人際吸引,利他,攻擊人格和社會要素對傳播過程的影響說服和策略傳播的影響因素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的不同影響沖突,合作,領導等一切媒體心理學的研究狹義上,傳播心理學就就媒體心理學。媒體心理學研究如何描述,解釋,預測人們使用媒體或者與媒體相關的體驗與行為。(Trepte, 2012)簡單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部分。媒體選擇 Media selection:人們?yōu)槭裁催x擇觀看,使用某種媒體,比如看某個電影,玩某個游戲?他背后的動機的機制是什么?、媒體使用體驗 Media experience:人們在使用媒體過程中是什么體驗?比如看書的開不開心,或者為什么玩游戲玩的根本停不下來?(比如我)媒體內(nèi)容與人物 Media Content and figure:人們?nèi)绾螌Υ襟w上的內(nèi)容或者人物?為啥有的人會追星?狂熱粉絲背后是什么機制導致的?媒體傳播效果 Media effect:媒體如何改變?nèi)藗兊恼J知,情緒,動機或者行為?這方面和傳統(tǒng)傳播學非常重合,比如第三者效果,沉默的螺旋等。。不過很有意思的是,從現(xiàn)在學術(shù)主流來說,人際那部分(上面的)更多是由社會心理學家在研究,而媒體那部分(下面的)更多是傳播學者在研究。。而我這種,兩邊都學的,感覺跟好像雙方都不是很待見(純吐槽。。)國內(nèi)的話,中國傳媒大學傳播學下面有這么一個方向,因為不是太了解所以不好評論。中文書籍的話,個人覺得能看的教材(注意是教材)人際那邊請看各種社會心理學教材,里面內(nèi)容很豐富,還有很多人際交往心理學的書籍。媒體心理學的話好像只有一本Richard Jackson Harris的《媒介心理學》的第四版。。不過確實有點老了,很多新理論和研究成果都沒有。。。國內(nèi)學者寫的那幾本《傳播心理學》。。作為一個看過的人的提醒,還是別看了吧。。。國外的話,我在德國,德國有這個方向的學校大概10所左右(德國一個76所研究高校,所以比例還是很高的),所以每年這個無論是德國傳播學年會還是德國心理學年會,都有不少這個領域的論文。這個領域一個前沿就是向Media neuroscience發(fā)展,最近好像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使用認知神經(jīng)科學方法了。另外這個領域據(jù)說在美帝傳播學界越來越熱了,不過具體情況不太清楚。嗯,應該重要信息就這么多了。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