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人人都是藝術家!當代藝術成為一種新的煉金術,當代藝術家則成為點石成金的現(xiàn)代巫師,他們將“藝術”從一個儀式化的祭壇上拉下來,與日常生活、社會現(xiàn)實畫上等號。
自然,“藝術的邊界”也就不復存在了。這我們可以從藝術的來源說起。一“模仿說”古希臘哲學家認為,藝術源于人類的模仿天賦,因為人類具有的模仿天賦,對現(xiàn)實事物的形態(tài)外觀及內在進行了模仿。這是亞里士多德說的,以及后期的達芬奇也贊同這一學說。這個觀點表達的是藝術產生是人類基礎必要能力之一,模仿力造就藝術。二“游戲說”游戲說認為人類在物質滿足之后的精神追求表達,這是藝術創(chuàng)造的核心基礎。說白話就是,我有錢有閑,生活樂無邊,還有啥好追求的呢,于是就有了藝術。三“表現(xiàn)說”雪萊與列夫托爾斯泰的觀點是藝術源于人類表現(xiàn)、情感交流的需要,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說的分享的需求。通俗的來講,就是通過一種介質,很直觀的讓他人了解你的想法,這種介質可以是一張畫、可以是石壁上的寥寥幾筆、可以是雕塑等,不經意間介質就演變成了藝術。當然,也不應是分享,也可以是自我欣賞、記錄,這樣看來藝術是分享、獲得、回報,是精神食糧。四“巫術說”英國人類學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提出的巫術說,這是西方最具有影響、有勢力的觀點,這種理論是在直接研究原始藝術作品與原始宗教巫術活動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源于原始人對于成功狩獵、豐收等美好生活的一種愿望,藝術在這里是不具有審美屬性的,他有著一層神秘的面紗。五“勞動說”人類起源于勞動,也是藝術起源,聲、形是藝術的原始形式。藝術起源于勞動,這還是很重要并被很認同的一種說法,恩格斯也說勞動是一切人類活動的基本條件。并且很多史前藝術的內容素材都是跟勞動有關的,例如各類洞穴壁畫上所描繪的勞動生產、捕獵等。這說的是藝術的內容、素材。六“多元決定”在歷經上百年,無數位學者的研究、辯論之后,法國學者阿爾都塞認為,藝術起源于人類實踐中的多元因素決定的--由實用到審美、以巫術為中介、以勞動為前提的漫長發(fā)展過程,其中也有人類模仿的需要、表現(xiàn)欲的需求和游戲本能。這個觀點更加全面,總結一句:前面說的都對,加在一起就是起源。以上,人人都可以是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