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校門”是清華大學最早的校門,以清朝的皇家園林為基址,原為康熙皇帝的行宮—— 熙春園的一部分,后被撥做游美肄業(yè)館,即清華學堂。
修建校舍時,“乃先支銀七千一百七十二兩,筑圍墻六百五十二丈”。
1911年初,隨著圍墻的合攏,校門 建成,其大拱門的兩側(cè)各嵌兩根西式立柱,門楣上刻有清末要臣那桐的手跡“清華園”,古典優(yōu)雅的校門成為了清華大學的標志。
1933年,清華大學擴建,修了 西校門,原校門便成為了“二校門”。斐士(E.S.Fischer)是二校門的建造者,至于設計者由于沒有留下資料,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可考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