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架需要哪些材料?其規(guī)格用量怎樣計算? 葡萄的支柱,一般可分為木柱、水泥柱、石柱和活木樁等。
(1)木柱:選長2.0-2.5米,直徑10厘米左右的硬質(zhì)木材,如櫟、桑、洋槐或杉、松做木柱。使用時應先干燥,并在下端蘸熱瀝青或用2-6%硫酸銅浸泡7~、20天。杉干經(jīng)瀝青處理。后可用8-10年。為解決木材的缺乏,在建園的同時結(jié)合營趕防風林建立永久性的木樁林。栽植時可適當密植,3~5年間伐一次,一畝地可供10~20畝地的木樁,是自力更生解決扣樁的好方法;(2)水泥柱:首先根據(jù)柱形長短制成木匣式模型,用6毫米的鋼筋作骨架,放入木匣內(nèi),將水泥1份、粗砂2份、2-4厘米的石子4份填滿,振蕩均勻后,置于平整的地面上晾干備用。一般每100公斤水泥可制作8~10根高2.5米、厚和寬各為12-15厘米的水泥柱。每根水泥柱用鋼筋2~3公斤。
(3)石柱:目前有些山區(qū)葡萄園,就地取材采用石柱,高2.0~2.5米,橫徑7-10厘米。
(4)活木樁:用高1.5米、直徑5厘米的速生樹種,如白楊、柳、苦楝等做活木樁,建園時按一定距離栽好,前后行排列要互相錯開,以免影響光照。當株高2.0米,直徑8-10厘水時砍去頂部,經(jīng)常切除表層根及其根蘗,使植株僅能維持生佃而不繼續(xù)生長,起到支柱的作用。這種活支柱在行頭使用效粟最好,而行間使用如控制不當,則造成蔭閉或死亡,起不到彪有的作用。
(5)各種主要架材的用量:葡萄架材用量,因架式、行距、行長、架高、柱距不同而有差異,一般可按下式計算:
①支柱,先求出單位面積支柱的行數(shù),再求單位面積所需的支柱數(shù)。 例如,支柱行距2.0米,支柱行長60米,柱距8.0米,每畝所需支柱數(shù)目為:還可用支柱行數(shù)乘以每行支柱數(shù)計算。
②計算鐵絲用量。 鐵絲總長度=行長×每行拉鐵絲道數(shù)×行數(shù) 例如,行長60米,行距2米,架高1.5米,拉3道鐵絲,每畝需用鐵絲數(shù)為: -60×3×6=1080(米) (注:12號鐵絲每20米重1公斤,每畝約52公斤) 此外還需要8號鐵絲(用來拉墜線或橫線)每畝約2公斤左右。頂柱、墜石等物可按行數(shù)的多少來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