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爾德說:“生活模仿藝術,生活事實上是鏡子,而藝術卻是現(xiàn)實的。
”作家都有藝術家的性格,像畫家一樣描摹出人物形象,又像雕刻家一樣塑造出人間百態(tài)。無論是歌德的維特、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司湯達的于連、莫泊桑的羊脂球、王爾德的道林·格雷……,還是曹雪芹的賈寶玉、錢鐘書的方鴻漸……,這些人物都流淌著作者的血液,都有作者對于社會的洞察,以及對生活的切實感受。文學猶如山石間的泉水,我們知道它的起源,卻不知它最終的歸宿。王爾德有唯美傾向,但并不是“唯美主義”。一個被公認的文學大家,必有思想內(nèi)涵深度和廣度,并伴隨其成長而變化,我們不能機械般的各種“主義”把文學及藝術家劃分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