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和MP是兩種廣告計費模式,有以下區(qū)別:
1. 意義不同:PP(Pay Per Performance)是根據廣告的實際效果來付費,即廣告主只需要在用戶完成某種特定行為(如點擊、注冊、購買等)時才支付費用。
而MP(Media Planning)是媒體策劃費用的縮寫,是指廣告主與媒體公司在廣告策劃過程中的合作費用,與廣告效果無關。
2. 計費方式不同:PP是根據行為次數(shù)進行計費,通常以每次點擊或每次轉化為單位進行結算;MP則是根據廣告策劃的合作費用,通常采用按時間計費或按項目計費的方式。
3. 風險分擔不同:PP模式下,廣告主只需要在用戶完成特定行為后支付費用,廣告效果較好時對廣告主而言風險較低;而在MP模式下,廣告主需要在廣告策劃階段支付費用,無論廣告效果如何,都要支付一定的費用,風險較高。
4. 適用場景不同:PP模式適合于需要直接帶來實際效果(如銷售、注冊等)的廣告活動,可以確保廣告費用的投入與回報之間的直接關系;而MP模式適用于對廣告宣傳效果不直接計量的項目,如品牌廣告、媒體推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