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相聲的作品有哪些:1單口相聲類:帝王傳說《珍珠翡翠白玉湯》、《宋獻策測字》(一名《邵康節(jié)測字》、《測酉字》)、《皇帝選陵》;三國人物傳說《張飛爬樹》、《草船借箭》;以及神話傳說《白蛇傳》、《孟姜女》;“呆女婿”或“呆兒子”式的故事,像《傻子學乖》、《贊馬詩》、《吃月餅》;蠢人丟丑的故事,像《山東斗法》、《豆腐侍郎》、《知縣見巡撫》;褒揚聰明才智的故事,像《火龍衫》、《增和橋》、《風雨歸舟》;有故事原型的故事,像《天王廟》、《黃半仙》、《化蠟阡兒》;源于民間笑話的,如《笑林廣記》、《趕考》《山中奇獸》、《巧嘴媒婆》。
2對口相聲類:取材文人軼事的《三吃魚》、《兄妹聯(lián)句》、《解學士》、《君臣斗》;描寫藝人軼事的《跑海》、《鋼刀子》、《賊說話》等;寫軍閥趣事的《韓復榘講演》、《家務事》。
3群口相聲類:《中國傳統(tǒng)相聲大全》上記載的群活只有十五段,其中今天仍常演的只有《扒馬褂》、《金剛腿》、《找五子》、《四字聯(lián)音》、《訓徒》以及《翻四輩》、《四管四轄》、《酒令》。曾經(jīng)風靡一時的滑稽相聲如《賣馬》、《法門寺》今天已無人再演。建國后各地曲藝團曾就一些傳統(tǒng)活改編成相聲劇,如《化蠟扦兒》、《假行家》、《連升三級》、《小神仙》,其實這是一種很好的嘗試,但今天囿于人員的缺乏,我們只能抱以遺憾了。
4其它:⑴贊頌類:如歌頌古代英雄人物的《八扇屏》,歌頌大文學家的《飛筆點太原》,贊揚神童的《解學士》,贊頌清官的《君臣斗》。⑵諷刺類:像諷刺昏君貪官的《連升三級》、《麥子地》、《大審誆供》等;嘲笑奸商地主的《當行論》、《交租子》、《財迷》;揭露江湖騙子的《大相面》、《口吐蓮花》、《開殃榜》;抨擊封建婚姻制度的《婚姻與迷信》、《巧嘴媒婆》、《牛頭轎》。其他諸如《楊林標》、《假行家》、《大保鏢》、《白字會》、《論捧逗》、《夢中婚》、《揭瓦》等均是諷刺型作品中的經(jīng)典。⑶學唱類:學唱戲曲的《鍘美案》、《全德報》、《京評越》,學唱曲藝的《南彈北弦》、《鬧公堂》以及綜合學唱類的《八大改行》。⑷知識類:像介紹天文、地理知識的《天文學》、《地理圖》,介紹衣食住行的《官衣賀喜》、《菜單子》、《夸住宅》、《廟游子》;介紹婚喪習俗的《紅事會》、《白事會》、《師傅經(jīng)》;介紹文學藝術知識的《批三國》、《搶三本》、《戲劇雜談》。⑸游戲類:如《打燈謎》、《賣春聯(lián)》、《打油詩》、《八大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