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賀鑄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飛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賞析這首詞通過對暮春景色的描寫,抒發(fā)作者所感到的“閑愁”。最后一句的經典到賀鑄的美稱“賀梅子”就是由這首詞的末句引來的。據周紫芝《竹坡詩話》載:“賀方回嘗作《青玉案》詞,有‘梅子黃時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謂之賀梅子?!笨梢娺@首詞影響之大。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寫出了暮春若有若無,似真似幻的形象,漫無邊際又捉摸不定。作者用博喻的修辭手法將愁緒用暮春的實際景象表現(xiàn)出來,將無形變有形,將抽象變形象,變無可捉摸為有形有質,顯示了超人的藝術才華和高超的藝術表現(xiàn)力。作者妙筆一點,用博喻的修辭手法將無形變有形,將抽象變形象,變無可捉摸為有形有質,顯示了超人的藝術才華和高超的藝術表現(xiàn)力。宋·羅大經云:“以三者比愁之多,尤為新奇,兼興中有比,意味更長?!鼻濉ね蹶]運說:“一句一月,非一時也?!倍际琴潎@末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