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課前準備要充分 做好課前準備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關鍵。
(1)備好課,備課要實效;目標要分層;內容要聯(lián)系實際且要少而精;難易要適中。
(2)教具要優(yōu)化,美術課教具要豐富多樣化,但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這堂課上當我拿出用橡皮泥做的“海綿寶寶”時,學生沸騰了,個別學生迫不及待地模仿起來。在拓展延伸時,我拿出用吹塑紙和塑料瓶做的兩副夸張的臉,把課堂又一次推向高潮。
(3)了解學情,一次音樂觀摩課上,我看到80%學生連音樂課本都沒有,老師讓跟著她唱樂譜,這樣不了解學情,何談高效課堂。
(4)靈活運用教材,不但要靈活運用教材還要具備靈活處理教材的能力。這課教材是用泥塑造夸張的臉,因條件限制,我要求學生用橡皮泥,學習效果很好,達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2.高效課堂是預設與生成并重的課堂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課前應充分預設,這樣教者對課堂的調控才會越靈活。當然,教師應該認識到美術課堂是復雜多變的,隨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情形發(fā)生,也就是說,教師對課堂的預設是不可能窮盡的。因此,優(yōu)秀的教師會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課堂偶發(fā)情況,憑借自己的教學智慧,在預設中生成。教師在備課時要借鑒“中國畫”的“留白”藝術,課不能備得太滿,要給課堂生成留出時間??梢钥隙ǖ恼f,高效的美術課堂教學大多是預設成功的,在此前提下,教師關注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智慧碰撞中邂逅無法預約的精彩。在這里,預設與生成達到了高度統(tǒng)一。教學《我喜歡的水果》一課時,我讓學生每人帶一個自己喜歡的水果,上課時觀察它的外形,聞聞味道,把它畫下來。有兩個小朋友因為鬧了點小矛盾,將對方的水果扔在地上,水果被砸扁了,孩子哭了。見到此情形,我問清了情況,讓他們以《哭泣的水果》為題,畫出被自己砸扁的水果,想想此時水果會想些什么,以后你該怎么做?畫完后配上自己的感想。這樣不僅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且對學生進行了一次道德教育。 3.激發(fā)興趣,讓每一個學生樂于參與課堂 新課標中指出:教師應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像、范畫、參觀、訪問、旅游,甚至故事、游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同時在論及激發(fā)美術學習興趣時指出:“興趣是美術學習的基本動力之一。”那么作為美術教師,就應充分發(fā)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xiàn)形式和教學方式以及教師內在的語言魅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使這樣興趣轉化為持久的情感態(tài)度。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帶著愉快的情緒參與到學習創(chuàng)作中,是成功地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條件。 4.因材施教,挖掘每一位學生的美術潛能 在美術教學中,老師一定要注重學生中差異,因材施教。由于每個小學生在能力、氣質和個性等方面千差萬別,教學時必須考慮學生中的差異的個性,教學中一定要因材施教,分層要求,最終達到差異發(fā)展。切不可為了省事,在同課的班級千篇一律,應當依據(jù)各班的情況來教學,機動地調整教學內容,靈活教學。同一個班也有許多的差異,教學中課堂里要有的放矢,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在鼓勵與鞭策中,挖掘每一位學生的美術的潛能,讓學生在每一節(jié)美術課中都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美術技能,真正體現(xiàn)備教材備學生教學理念。 5.鼓勵評價,讓學生感受美術課堂的喜悅 曾有人這樣說過:美術課堂上老師的一句鼓勵性的評價可能會成就另一位梵高。教師的鼓勵性的語言,對學生至關重要,有的家長甚至戲稱教師的話對他的孩子來說就是圣旨。因此,在美術課堂中老師應該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美術實踐,無論是課堂創(chuàng)作的作品還是課后作業(yè)的批改,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不要吝嗇對學生的鼓勵性的評價和對作品的肯定與贊賞,用充滿溫情和鼓勵的語言評價學生的作品,讓學生感受在美術課中創(chuàng)作帶給他們的喜悅,要讓每個受到表揚的學生感覺到老師對于他們的作品是真心欣賞與真心的贊美,這樣才能更加有效的激勵學生,保持他們對美術學習的興趣,起到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發(fā)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的教育作用。 6.學以致用,讓學生在制作與創(chuàng)作中獲得樂趣 新課標指出: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美術教學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要有一雙欣賞的眼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學習擁有一雙制作和創(chuàng)作的手,教室里學習園地版面的設計、節(jié)日賀卡的繪制、手工作品的創(chuàng)造性制作,一張自己精心設計的賀卡,一件用心設計并制作出創(chuàng)意的生活用品,同學合作制作的有創(chuàng)意放飛在天空的風箏,一份為父母精心制作的生日禮物,一張用計算機或其他手段繪制的卡通畫,都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每一節(jié)美術課的同時,感受到美術創(chuàng)作中樂趣。 7.巧用多媒體,培養(yǎng)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在美術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親身體驗,改變學生靜止的、被動的學習方式,強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力,鼓勵學生參與探究。只有在課堂上有效發(fā)揮師生的互動才能體現(xiàn)美術教學的生命力,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感知能力,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以《崇敬的人》為例,在教學中我從網(wǎng)上搜集到有些讓人最崇敬的人的照片和圖畫制成課件,引導學生欣賞,同時讓學生相互提問,相互解并可分組討論,引導學生去感受和體驗人物形象的感人之處,通過生生間、師生間的討論、探究,從而撞擊出審美的思想火花,產生對優(yōu)秀人物的崇敬之情。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課堂教學強調教學過程是互動的發(fā)展過程,較之以往的單一的接受式欣賞教學,它更注重課堂教學的過程性和體驗性,通過激發(fā)學生的親身體驗,改變他們靜止、被動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