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績點是評估學生學習成績的一種方法,代表著你在大學整個學習階段、學習當中的課程水平。
不同的學校和專業(yè)的申請,要求的績點情況是不一樣的,國際通行的學生學習成績評估體制是平均學分績點(GPA),是以學分與績點作為衡量學生學習的量與質的計算單位,以取得一定的學分和平均學分績點作為畢業(yè)和獲得學位的標準,實施多樣的教育規(guī)格和較靈活的教學管理制度。補充材料:
1、平均學分績點(GPA)的計算方式(以標準4.0算法為例):將學生修過的每一門課程(包括重修的課程)的課程績點乘以該門課程的學分,累加后再除以總學分,分數(shù)成績和績點數(shù)的換算如下:90-100分=4.0;85-89分= 3.7;82-84分=3.3;78-81分=3.0;75-77分=2.7;72-74分=2.3;68-71分=2.0;64-67分=1.5;60-63分=1.0;60以下=0。
2、大學績點的作用:(1)保研資格。各大高校對保研資格的審核,一般都是以績點高低為基礎,輔之以其他評價方式,可見,績點對于保研資格的重要性。
(2)出國留學。對于一些想要攻讀國外高校的學生,績點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國外高校非常注重學生的本科成績,因為它反映的是你大學期間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質量,側面反映你的學習能力;而且績點越高,申請國外知名大學的概率越大。
(3)獎學金。大學里的獎勵體系特別豐厚,比如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獎學金等等,評定標準之一就是績點要高;除了獎學金之外,每次的評選‘三好學生“,“優(yōu)秀干部”之類,都需要拿績點做參考,可見績點的關鍵性?。?)轉專業(yè)。有些同學因為擔心就業(yè)或者學習興趣匱乏,想轉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專業(yè)學習;但在有些學校,轉專業(yè)也是需要看績點的,畢竟績點越高,越說明你的學習能力強,也能體現(xiàn)你對學習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