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是費孝通提出的。
1988年,費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學參加學術會議期間,發(fā)表了其在國際人類學、民族學、社會學界引起巨大反響的著名論文《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內(nèi)容簡介:《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這篇著名杰作。其主要論點可概括為:
一、中華民族是包括中國境內(nèi)56個民族的民族實體,并不是把56個民族加在一起的總稱,因為這些加在一起的56個民族已結合成相互依存的、統(tǒng)一而不能分割的整體,在這個民族實體里所有歸屬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層次的民族認同意識,即共休戚、共存亡、共榮辱、共命運的感情和道義。這個論點后被陳連開先生引申為民族認同意識的多層次論。多元一體格局中,56個民族是基層,中華民族是高層。
二、形成多元一體格局有一個從分散的多元結合成一體的過程,在這過程中必須有一個起凝聚作用的核心。漢族就是多元基層中的一元,但它發(fā)揮凝聚作用把多元結合成一體。
三、高層次的認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層次的認同 ,不同層次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在不同層次的認同基礎上可以各自發(fā)展原有的特點,形成多語言、多文化的整體。所以高層次的民族可說實質(zhì)上是個既一體又多元的復合體,其間存在著相對立的內(nèi)部矛盾,是差異的一致,通過消長變化以適應于多變不息的內(nèi)外條件,而獲得這共同體的生存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