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盆景始于南宋,鼎盛于明、清,久享盛譽,為中國盆 景主要流派之一,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徽派盆景造型技藝獨 特,被譽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是 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與歙硯、徽墨齊名?;张膳杈暗闹饕攸c為蒼古、奇特、自然、剛勁、莊重、 幽雅。構(gòu)圖師法自然,主次分明,巧拙并用,藏露得宜。主干造型突出拙樸、古態(tài)的滄桑感;枝葉剪裁重在靈巧、秀氣,往 往以拙求巧,以巧襯拙。每一件作品通過富有匠心的處理,形 成上中下、左中右不同的藝術(shù)視點,給人以有機、統(tǒng)一、和諧的整體美感。徽派盆景主要造型有游龍式、扭旋式、三臺式、 迎客式、圓臺式、疙瘩式、劈干式、枯干式、懸崖式、提根式等,不論哪種造型的花木,其主干都在一個平面彎彎曲曲,或呈“S”形,主干狀若龍身,枝丫形似龍爪,葉片則宛如青云、 碧浪,使整個造型呈現(xiàn)出蒼龍騰飛或搏浪擊水之勢。常見的松柏,經(jīng)過著意培植也長得千姿百態(tài)。其樹冠或重重疊疊、蔥郁蒼 翠,或枝葉扶疏、自然瀟灑。其中,游龍式梅樁是徽派盆景的代 表式樣,講究整齊美、對稱美和莊嚴美?;张膳杈俺鞣N梅樁和松柏外,還有山茶、天竺、石榴、丹桂、杜鵑等百余個品種?;张膳杈霸谂嘤弦灿胁煌奶厣s丛?,是用棕、麻或 蘆皮作材料,這些材料韌性大、拉力強、干濕無損,與金屬絲蟠扎相比,既無損傷樹皮之憂,又有定型后自然腐爛,無需解、 剪的優(yōu)點。壓條,是采用原始的無性繁殖方法,比嫁接易于成 活,較扦插利于成材,一株大的梅樁周圍,一年可壓數(shù)株,當年即長1米多高,秋天割斷定植,次年便可造型。以曠野露地為 培育造型場所是徽派盆景的獨步之舉。其育苗造型的規(guī)模之大,數(shù)量之多,在全國也是少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