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色龍、變色蛙、章魚、竹節(jié)蟲、變色蛇、銀鼠、北極熊、野兔、水母等等,還有沙漠里面的動物都會用顏色保護自己。
有不少動物能隨著周圍環(huán)境的改變而變化身上的顏色,使自己身上的顏色始終與環(huán)境協(xié)調一致,從而達到防御和警告的作用。這種用顏色保護自己的現(xiàn)象在生物學上叫做保護色。
1. 變色龍。變色龍是蜥蜴的一種,它的膚色會隨著背景、溫度和心情的變化而改變;雄性變色龍會將暗黑的保護色變成明亮的顏色,以警告其它變色龍離開自己的領地;有些變色龍還會將平靜時的綠色變成紅色來威嚇敵人。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免遭襲擊,使自己生存下來。
2. 變色蛙 。該種蛙的體色會經歷“驚人”變化,堪稱“變色龍”:幼年是黑色,點綴黃斑,成年后則成了桃色,眼睛也變成藍色。
3. 章魚。章魚有十分驚人的變色能力,它可以隨時變換自己皮 膚的顏色,使之和周圍的環(huán)境協(xié)調一致.在它的皮膚下面隱藏著許 多色素細胞,里面裝有不同顏色的液體,在每個色素細胞里還有 幾個擴張器,可以使色素細胞擴大或縮小。章魚在恐慌、激動、 興奮等情緒變化時,皮膚都會改變顏色??刂普卖~體色變換的指 揮系統(tǒng)是它的眼睛和腦髓,如果某一側眼睛和腦髓出了毛病,這 一側就固定為一種不變的顏色了,而另一側仍可以變色。
4. 竹節(jié)蟲。竹節(jié)蟲算得上著名的偽裝大師,當它棲息在樹枝或竹枝時,活像一支枯枝或枯竹,很難分辨。竹節(jié)蟲這種以假亂真的本領,在生物學上稱為擬態(tài)。有些竹節(jié)蟲受驚后落在地上,還能裝死不動。
5. 變色蛇。具備變色能力。研究發(fā)現(xiàn),非永久性變色在蛇群中非常普遍,如在交配季節(jié)時。有的蛇種也可能因為身體生長而永久性改變顏色。同時,極少數(shù)蛇種也會因為色素細胞發(fā)生變化,顏色改變。
6. 銀鼠 。在雪的背景上不易察覺的銀鼠如果不隨著雪的融化而改變自己毛皮的顏色,那它就會失去保護色的好處。因此在春天,這種白色小動物會換上一身紅褐色的新毛皮,使自己的顏色跟那新從雪里裸露出來的土壤的顏色打成一片。隨著冬季的來臨,它們又穿上了雪白的冬衣,重新變成白色。
7. .沙漠里的動物,大多數(shù)都有微黃的“沙漠色”作為它們的特征。那里的獅子、鳥、蜥蜴、蜘蛛、蠕蟲、青蛙等等,沙漠動物群當中一切具有代表性的動物身上,都可以找到這種顏色。
8. 北方雪地上的所有動物,可怕的北極熊也好,不傷人的海燕也好,卻都披上了一層白色,它們在雪的背景上簡直看不出來。
9. 在長期的險惡環(huán)境中生存的野兔,它們的毛色都是土黃色,這種顏色,也是秋天大部分草木的顏色,所以野兔可以借此來逃避許多天敵的危害。
10. 水生動物也是這樣。在褐色藻類里生活的海生動物,都有“保護性”的褐色,使眼睛無法察覺它們。生長在紅色海藻區(qū)域里的動物,主要的保護色是紅色。銀色的魚鱗也同樣具有保護性,它保護魚類,即使它們受不到在空中搜尋它們的猛禽的傷害,又使它們受不到在水下威脅它們的大魚的襲擊:水面不但從上面往下看像面鏡子,并且從下面,從水的最深處向上看更像面鏡子(全反射),而銀色的魚鱗剛好同這種發(fā)亮的銀色背景融合成一片。至于水母和水里的其他透明動物,像蠕蟲、蝦類、軟體動物等,它們的保護色是完全無色和透明,使敵人在那無色透明的自然環(huán)境里看不見它們。許多動物都能按照周圍條件的變動來改變保護色的色調。個人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