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以來,我國的藥物學有很大發(fā)展,尤其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頻繁,外來藥物不斷地增加,但均未載入本草書.李時珍認為有必要在以前本草書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和補充,所以撰寫了本草綱目。李時珍是一個富有求實精神的醫(yī)藥家;為了完成修改本草書的艱巨任務,他幾乎走遍了湖北省、湖南、江西、安徽、江蘇等地的名川大山,行程不下萬里.同時,他又參閱了800多家書籍,經(jīng)過3次修改稿,終于在6l歲(公元1578年)的那年,編成了《本草綱目》.后來又在他的學生、兒子、孫子的幫助下,使《本草綱目》更加完整,更加精美.《本草綱目》包含著李時珍將近30年的心血,記錄著李時珍飽嘗苦辛的艱難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