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婚禮習(xí)俗,說到中國的傳統(tǒng)婚俗,人們便會想到什幺“三書六禮”“三拜九叩”這些繁俗禮節(jié)。
但只要一提到異國婚俗,人們除了想到婚紗,教堂、牧師之外,便不會有太多的印象,其實由于民族、文化的差異性,使得各地的婚俗都呈現(xiàn)出很大的不同,而正是這些絢麗多姿,五彩繽紛的婚俗習(xí)慣構(gòu)成了婚姻生活中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線。 法國——法國白色婚姻 結(jié)婚前先訂婚,儀式簡單,一般由女方的家長宴請男方的家長及兄弟姐妹,也可同時邀請其它親戚、甚至一兩名好友出席。婚禮也已逐漸簡化,但仍不失為最隆重的家庭節(jié)日,帶有莊嚴神圣的色彩?;槎Y由市長或他的一名副手主持,習(xí)慣上是在周二、四、五、六早 9時至下午5時之間。婚后大宴賓客。 白色是浪漫的法國婚禮的主色調(diào),無論是布置用的鮮花,還是新娘的服飾,乃至所有的布置裝飾,都是白色的,可以看出法國人眼中的婚姻應(yīng)該是純潔無瑕的?;槎Y上,新娘子必會準(zhǔn)備名為“ Weddingarmosre”的柜子作嫁妝,柜上刻有手工精細、象征健康以及繁榮的圖案,又有“希望之匣”的美稱。而新人才用的杯子也有特定的名稱,名為“Coupdemarriage”意思為“婚禮之杯”。 德國——德國人的瘋狂 與德國人一直崇尚的理智與冷靜不同,他們的婚禮更多呈現(xiàn)出瘋狂的一面。 德國人在婚禮中會舉行Party(派對),派對中,新人會被戲弄,這有類似于我們中國的“鬧洞房”,其中重頭節(jié)目就是興高采烈地將碟子擲碎。到了婚禮舉行之日,新人會坐在由黑馬拉的馬車來到教堂。而在婚禮舉行的地方,會用紅色絲帶和花環(huán)封著出口,新郎須以金錢或答應(yīng)舉行派對作交換條件,新人才可以通過出口,這在德國的傳統(tǒng)婚禮中叫做“Ropingthecouple”。另外,在婚宴中,以碎扁桃仁制成的糖果,混有香料的酒和啤酒是待客的主要食品。 德國人在婚禮前夕會舉行派對,派對中,新人會被戲弄,而派對的重頭節(jié)目就是興高采烈地將碟子擲碎。到了婚禮舉行之日,新人會坐在由黑馬拉的馬車來回教堂。傳統(tǒng)的德國婚禮,有所謂“ roping the couple”,即在舉行婚禮的地方,用紅色絲帶和花環(huán)封著出口,新郎須以金錢或答應(yīng)舉行派對作交換條件,新人才可以通過出口。另外,在傳統(tǒng)的德國婚宴中,以碎扁桃仁制成的糖果、混有香料的酒和啤酒是款客的主要食品。 應(yīng)邀前來參加婚禮的客人們,每人都帶著幾樣破碗、破碟、破盤、破瓶之類的物品。然后玩命地猛砸猛摔一通,他們認為這樣可以幫助新婚夫婦除去昔日的煩惱、迎來甜蜜的開端,在漫長的生活道路上,夫妻倆能夠始終保持火熱的愛情、終身形影相伴、白頭偕老。 希臘——手套中的糖 希臘的新娘子會在手套中放一些糖,代表把甜蜜帶進婚姻生活。希臘人喜歡在婚禮中跳傳統(tǒng)的圓舞招待賓客?;槎Y舉行時,其中一項程序是由詩歌班的領(lǐng)唱者訓(xùn)示新郎要好好照顧和保護妻子,新娘子則會輕拍新郎的腳掌以示尊重。新人會用薄紗包著裹以糖衣的扁桃仁,然后分派給賓客,以象征豐足和美滿。 英國——貯放時間最長的蛋糕 傳統(tǒng)的英國式婚禮,新娘會手持象征好運的馬蹄蓮,若新人住在郊外,則要與觀禮嘉賓步經(jīng)教堂,并于途中撒滿橙花。英國人的婚禮多在正午舉行,隨后安排午餐聚會,稱作新婚早餐。而英式的結(jié)婚蛋糕由大量水果制成,并在蛋糕面上飾以碎扁桃仁,頂層叫作“ ChristeningCake”,有“誕生之瓶” 之意,會保留至第一個嬰兒出生。 捷克——給你買路錢 在捷克婚禮中,女儐相會把迷迭香的小樹枝扣在賓客的衣服上,以象征生活美滿及堅貞不變。禮成后,神父會在教堂外將新娘交給新郎,并訓(xùn)示新人要努力完成對方的心愿。然后新人踏過一段鋪滿絲帶的路,新人的親友要付款讓親人通過。 丹麥婚禮——秘密進行 讓我們感到奇怪的是,籌辦婚姻會好幾天 ,可卻是秘密進行的,因為公開籌辦會觸怒鬼怪或引起他們的嫉妒。在婚慶快要結(jié)束的時候,人們把一大壇啤酒抬到園子里。新郎新娘的手握在酒壇上方,然后酒壇被打得粉碎。在場的適婚女子會把碎片撿起來,撿到最大的碎片的女子注定會第一個結(jié)婚,而撿到最小的注定會終生不嫁。 蘇格蘭——格子裙、風(fēng)笛及鞭炮 傳統(tǒng)的蘇格蘭格子裙是新郎必穿的禮服,富于蘇格蘭特色的風(fēng)笛聲會響徹整個婚禮會場。和中國人相似,蘇格蘭人還會放鞭炮以趕走不祥及邪惡之物。 俄羅斯——歲歲平安 俄羅斯婚禮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在說完賀詞,干杯后把玻璃杯拋向天花板,玻璃杯跌成碎片,象征——新人將有美滿的婚姻,這就有“歲歲(碎碎)平安”的意思。另外,從新人在花車車頭縛上的裝飾可知道他們期望第一個嬰兒是男還是女,若是小熊就代表想生兒子,若是洋囡囡就代表想生女兒。 婚宴上會有人大喊“苦??!苦啊!”每當(dāng)有人帶頭喊時,在場的所有人便會齊聲附和,這時新人便會站起來,當(dāng)眾深情地一吻。沒過幾分鐘,又會有人大聲叫“苦”,新郎新娘便又站起來,再次用甜蜜的吻來平息親友們的叫“苦”聲……這樣的“程序”在婚宴上至少要重復(fù)十幾次親友們才會罷休。原來,按照俄羅斯人的說法,酒是苦的,不好喝,應(yīng)該用新人的吻把它變甜。 瑞士和荷蘭——環(huán)保婚姻 瑞土和荷蘭的新人最有環(huán)保意識,他們會在新居種一棵松樹,寓意好運和百子千孫。 日本——“和服”新娘 日本人喜歡在婚禮中以含有“慶?!币馑嫉奶枪?Kyogashi”款待賓客。新娘子會穿上絲制的結(jié)婚專用和服,上面織有新娘的家族飾章,還會戴上假發(fā)飾物。在婚禮中,長輩和嘉賓會在干杯時致賀詞,并細訴新人的相愛故事。 在傳統(tǒng)的日本道教儀式上人們供奉 kami---存在于自然界的神靈。在舉行婚禮時,神職人員祈求神靈保佑新婚夫妻。儀式的最后一項是“共飲青酒”,即參加婚禮的人共同分享盛在三只扁平杯子中的米酒。這三個杯子從下往上依次騾放,新郎拿起第一個杯子,啜三口酒,然后傳給新娘,新娘也連續(xù)啜飲三口酒,再將酒杯依次傳給其它親友。然后再開始喝第二杯和第三杯酒。 菲律賓——永恒的愛 菲律賓人通常會在婚禮會場掛一個裝飾鮮花的巨型大鐘,里面藏看一對白鴿,完成所有程序之后,新人會拉動系看大鐘的絲帶,讓白鴿自由飛翔以象征永恒的愛。觀禮的嘉賓會輪流與新娘和新郎跳舞,并把金錢釘在他們的衣服上,有時候雙方的親戚朋友還會比賽哪方得到的金錢較多。 猶太婚禮——不忘圣戰(zhàn) 祝福完畢后,新郎以右腳打破酒杯,象征對當(dāng)年 (公元70年)圣殿的毀滅的懷念以及提醒人們永遠不要忘了當(dāng)年耶路撒冷圣殿毀滅時的悲傷時刻。但在現(xiàn)代婚禮中,人們則以此風(fēng)俗來表示人類關(guān)系的脆弱,新生活的開始以及擯棄一切偏見和無知。 韓國——“兩點”新娘 韓國新郎會穿上大禮服,新娘的嫁衣則是七彩的絲織服,配以長袖子和黑絲頂冠。新娘的化妝會在臉頰上點兩紅點,有抵抗邪靈的意思。 土耳其——“慟哭”婚禮 新娘會穿著裝飾華麗的土耳其長袖袍子,手腳則會畫上紅褐色的格子花紋作為裝飾。阿拉伯人會將觀禮的嘉賓人分男女來接待,觀禮的女士會依習(xí)俗為新娘出嫁而“慟哭”。 阿根廷——花水浴 在阿根廷一些地區(qū),青年男女在訂婚或結(jié)婚時,有洗“花水浴” 的習(xí)俗,所謂“花水浴”,即在入浴前把整籃鮮花撒在水面,沐浴時用花瓣揉搓全身,他們認為水是圣潔的,花是喜慶的,而“花水浴” 正可以代表美滿和吉祥。 浪漫的法國婚禮以白色為主調(diào),無論是布置用的鮮花,還是新娘的服飾,乃至所有的布置裝飾,都是白色的。新娘子必會準(zhǔn)備名為“ wedding armoire ”的柜子作嫁妝,柜上刻有手工精細、象征健康及繁榮的圖案,是以又有“希望之匣”之稱,而新人專用的杯子,也有特定的名稱,名為“coup de marriage”。 墨西哥——鹽、酒和面包 傳統(tǒng)的墨西哥吉卜賽婚禮,新人被喂以拌了鹽的酒和面包。這意味著除非世界上再沒有鹽、酒和面包,否則,這對夫婦的愛是不會消失的。 印第安——“昂貴”的婚姻 印第安人認為珠寶可以抵抗饑餓、疲倦、疾病及厄運,所以新郎及新娘會戴上銀貝殼和綠松石等珠寶首飾。在印第安文化里,水象征著潔凈及純正,新娘及新郎會進行洗手儀式,代表把舊日的戀愛和悲傷回憶通通洗掉。還有印第安人認為東方是代表將來的方面,所以婚禮的所有儀式都要面向東方。 酋長加拿大印第安人的婚禮帶有濃厚的民族色彩?;槎Y地點多選擇在印第安人聚居區(qū)公共建筑物里舉行,一般是一幢較大的木頭房屋。舉行婚禮時,親朋好友 ,左鄰右舍,村中居民紛紛來到木房里,眾人席地而坐,互致問候。男女老幼身穿民族服裝,款式新穎,色澤艷麗。雖然印第安人性情開朗,但婚禮場合卻顯得非常安靜,即使說話也是輕言細語。 非洲——掃帚與婚姻 非洲人民風(fēng)淳樸,新娘要梳起辮子,蓋上面紗,做羞怯與嫻淑狀;參與婚禮的主持人、嘉賓及觀禮者則必須穿上傳統(tǒng)的非洲長袍。依非洲習(xí)俗,一對新人要跨過飾滿鮮花的掃帚,象征跨進人生的新階段。在婚禮中,非洲人會以鼓聲及庫加舞助興,并把酒倒于地上,獻給神明。 加勒比及百慕大——水果蛋糕 加勒比及百慕大的婚禮食品十分特別,他們傳統(tǒng)的結(jié)婚蛋糕是深色水果制成,其中包括酒釀的萊姆果、佛手橙;蛋糕的形狀奇多。 結(jié)婚是人生大事,你知道嗎?世界各國的婚禮習(xí)俗都不太一樣,十分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