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布置體育作業(yè)之前要做到一、了解我國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學理念(牢記)1.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與全面發(fā)展 。
2.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
3. 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幫助學生學會體育與健康學習。
4. 關注地區(qū)差異和個體差異,保障每一位學生受益。
二、調查1.排查特異體質學生。
2. 學生的身體素質。(參照國家健康體制測試)3.學生體育鍛煉中最需要老師哪方面的指導?4.學生將要報的選項。
三、溝通——跟誰溝通學生(為什么?):完成課外作業(yè)的主體,不告知為什么要做體育作業(yè)?如何完成?學生怎么去做?家長(為什么?):1.體育作業(yè)如何去完成,家長其實有困惑,更多是有誤區(qū)的。你要去解答并取得家長的支持。班主任(為什么?):班主任應該是最有權威的,取得班主任的支持,這個作業(yè)的效果事半功倍。同組四、反問?——作業(yè)布置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人(家長、體育老師、班主任、學生自己,學生伙伴、學生同學等)落實——學生會參與進來效果——作業(yè)完成不只是完成任務,是真正能達到強身健體、培養(yǎng)終身體育習慣,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身體基礎。第二部分布置體育作業(yè)要做到一、設計原則1.安全性原則。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考慮可能發(fā)生的安全事故及應對辦法,尤其是露天無人管理的器材,活動前一定要檢查。同時也要注意天氣等影響,盡量不要在雨雪天進行戶外活動,這樣才能保證完成體育家庭作業(yè)的安全。如,在進行長跑時,盡量選擇在平整的道路上進行;夏天的活動強度不宜過大,持續(xù)時間不宜過長,運動量適中等。室內運動也要運動穿鞋,不要只穿襪子和穿拖鞋運動,鍛煉時間不要太晚。
2. 興趣性原則。體育家庭作業(yè)在制訂時力求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將學生平時喜愛的體育活動列入體育家庭作業(yè)之中。可以發(fā)展自己的興趣運動,比如有的喜歡羽毛球,有的喜歡籃球,有的喜歡足球這些項目都可以作為體育家庭作業(yè)的內容。
3. 簡便性原則。器材簡單輕便,場地要求不苛刻,練習形式不宜花哨,練習手段實用有效,練習方法簡單易學。如,跳短繩練習,仰臥起做、俯臥撐、深蹲、高抬腿、平板支撐等器材簡便,場地限制較小,不管在室內,還是在室外,甚至在走廊上都能練習,對發(fā)展學生下肢力量、耐力素質及身體協(xié)調性效果非常明顯。
4. 針對性原則。針對不同年齡、性別、體質等,體育家庭作業(yè)的設計應有所不同。針對耐力較差的學生,布置作業(yè)設計時就要有針對性地選擇提高心肺功能的練習,如,耐久跑、1分鐘跳繩等;針對腰腹力量較弱的學生,可安排每天做仰臥起坐或俯臥兩頭起練習;針對上肢力量較差的學生,可做啞鈴系列練習或立臥撐、俯臥撐等。
二、個體差異1.學生身體素質差異特異體質學生—參與進來身體素質較弱學生—提高身體素質較強學生—提高和發(fā)展2.學生素質特點差異有的耐力很好,但是協(xié)調性差——跳躍性運動為主有的爆發(fā)力很好,但是耐力差——中長距離跑有的力量性很好,但是技巧性差——球類運動等有的腿部力量很好,但上肢力量差——俯臥撐、啞鈴擴胸訓練等3.學生個性差異學生自控力差,不聽父母的——以學生自己感興趣,比如,打羽毛球。學生自控力差,父母沒有時間陪伴——設計同伴完成的項目。比如,打籃球、足球自主性教強,父母沒有時間陪伴——針對性設計訓練內容、運動量。比如,跳繩、游泳及力量練習等。自主性教強,父母有時間陪伴——可以設置一些親子活動,比如爬山、跑步。
三、分四階段落實1.第一階段到達目標——讓學生動起來,參與進來設計的內容:不固定,可以是慢跑、跳繩、排球、籃球、羽毛球等設計的時間:10-60分不等設計的運動量:能讓自己堅持下來的運動量。
2. 第二階段到達的效果——養(yǎng)成習慣 適當進步設計的內容:不固定,可以是慢跑、跳繩、排球、籃球、羽毛球等設計的時間:10-60分不等設計的運動量:對于中長跑適當?shù)囊蟆?/p>
3. 第三階段到達的目標——針對性提升自己弱項設計的內容:針對個人,哪個項弱,身體素質哪方面弱就布置對應的作業(yè)。設計的時間:20-60分不等設計的運動量:根據(jù)練習的項目提出具體練習密度和強度。
4. 第四階段到達的目標——突破自我 強化鞏固設計的內容:針對個人,哪個項弱,身體素質哪方面弱就布置對應的作業(yè)。設計的時間:30-60分不等設計的運動量:根據(jù)練習的項目提出具體練習密度和強度適當增加,配合相應的輔助性訓練。
四、反饋1.APP打卡:天天跳繩、小管家、釘釘?shù)?.微信群打卡:可發(fā)視頻、運動路線圖。
3. 課堂檢測:體育節(jié)階段性測試(可參照國家健康體育測試)。
4. 提交打卡反饋表:教師要做好登記并及時針對性的反饋和輔導。
五、評價1.學生自我評價(對完成作業(yè)的感受評價2.家長評價(對孩子完成態(tài)度評價)3.老師評價(過程新和結果性評價)實施體育家庭作業(yè)是加強中小學生的最有效途徑,推動學生的身體機能素質的提高,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習慣。學校和家長要相互配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運動鍛煉的興趣和愛好,同樣也延伸了課堂學習的知識,對學生的體制健康水平的提高有著不可缺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