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礎類型,可以從基礎的材料受力和基礎的構造型式兩種類型分類劃分。
一、基礎的材料及受力劃分,分為剛性基礎(指用磚、灰土、混凝土、三合土等抗壓強度大、而抗拉強度小的剛性材料做成的基礎)、柔性基礎(指用鋼筋混凝土制成的抗壓、抗拉強度均較大的基礎)?;A的構造型式,可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筏形基礎、箱形基礎、樁基礎等。下面介紹幾種常用基礎的構造特點。
二、兩者特點:剛性基礎特點:這種基礎只適合于受壓而不適合承受彎矩、拉拉力和剪力,因此基礎剖面尺寸必須滿足剛性條件的要求。一般磚混結構房屋的基礎常采用剛性基礎。
1. 磚基礎用做基礎的磚,可采用頁巖燒結磚,其強度等級一般在MU10以上,砂漿強度等級一般不低于M5.基礎墻的下部要做成階梯形,以使上部的荷載能均勻地傳到地基上。
2. 毛石基礎一般采用未經雕琢成形的石塊,不小于M5砂漿砌筑。毛石形狀不規(guī)則,一般應搭板滿槽砌筑。
3. 毛石混凝土基礎為了節(jié)約水泥用量,對于體積較大的混凝土基礎,可以在澆筑混凝土時加入20%~30%的毛石,這種基礎叫毛石混凝土基礎。柔性基礎特點:柔性基礎一般指鋼筋混凝土基礎。這種基礎的做法需在基礎底板下均勻澆筑一層素混凝土墊層,目的是保證基礎鋼筋和地基之間有足夠的距離,以免鋼筋銹蝕,而且還可以作為綁扎鋼筋的工作面。墊層一般采用C10素混凝土,厚度100mm,墊層常伸出基礎邊界100mm.鋼筋混凝土基礎由底板及基礎墻(柱)組成。
三、適用范圍:剛性基礎:可用于六層和六層以上(三合土基礎不宜超過四層)的民用建筑和墻承重的廠房。柔性基礎:適用于上部結構荷載比較大、地基比較柔軟、用剛性基礎不能滿足要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