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guī)劃用地面積、可建設用地面積、代征用地、總建筑面積(地上、地下),容積率、建筑密度、綠化率、建筑高度、建筑層數(shù)、停車位等等建筑經(jīng)濟指標建設用地面積:是指項目用地紅線范圍內(nèi)的土地面積,一般包括建筑區(qū)內(nèi)的道路面積、綠地面積、建筑物所占面積、運動場地等等。
總建筑面積:指在建設用地范圍內(nèi)單棟或多棟建筑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層建筑面積之總和。 巉瞬建筑面積:指建筑物各屋外墻(或外柱)外圍以內(nèi)水平投影面積之和,包括陽臺、挑廊、地下室、室外樓梯等,且具備有上蓋,結構牢固,層高2.20m以上(含2.20m)的永久性建筑?;孛娣e:指根據(jù)用地性質和使用權屬確定的建筑工程項目的使用場地,該場地的面積稱為基地面積;建筑密度:建筑物底層占地面積與建筑基地面積的比率(用百分比表示)。建筑容積率:系指建筑總樓板面積與建筑基地面積的比值,與建蔽率為不同概念。例如:在1萬平方米的建筑基地上,建有單樓層5千平方米,共兩層樓的建筑,則容積率為100%,建蔽率為50%。公式:容積率=總建筑面積/總用地面積(與占地面積不同)綠化率 :指項目規(guī)劃建設用地范圍內(nèi)的綠化面積與規(guī)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日照間距:前后兩排南向房屋之間,為保證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層獲得不低于一小時的滿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間隔距離。日照間距的計算方法: 以房屋長邊向陽,朝陽向正南,正午太陽照到后排房屋底層窗臺為依據(jù)來進行計算。檐口高度:指結構外墻體和屋面結構板交界處的屋面結構板頂,檐口高度就是檐口標高處,到室外設計地坪標高的距離。檐口高度就是檐口標高處,到室外設計地坪標高的距離。檐口”又被誤叫作“沿口”一般說的屋面的檐口是指大屋面的最外邊緣處的屋檐的上邊緣,即“上口”,不是突出大屋面的電梯機房、樓梯間的小屋面的檐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