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統(tǒng)一使用A4紙,單面打印。
啟用視圖中頁眉形式,設置文件頁面設置中(指定行和字符網(wǎng)路)形式,每行44字符,每頁30行,即每頁:38字×30行=1140字。(可參照本頁面格式規(guī)范)。頁邊距左為3㎝、右為2㎝、上為2.5㎝、下為2.5㎝。
(2)封面和封底:由教育學院統(tǒng)一印發(fā),或下載教育學院網(wǎng)上的封面和封底格式。封面欄目要求打印。
(3)字體全部用宋體;第一層標題行要求居中占行,1.5倍行距,3號字加黑。第二層、第三層、以及第四層標題要求頂左邊占行,末尾不標號,單倍行距,小4號字加黑。正文內(nèi)容要求用小四號字,單倍行距。
(4)用阿拉伯數(shù)字連續(xù)編排頁碼,頁碼放頁腳居中,由正文首頁開始編排,封面封底不編入頁碼。
(5)題目:簡要、明確,一般不超過20字。
(6)目錄:由論文的章節(jié)以及附錄、參考文獻等的序號、題名和頁碼組成。
(7)結構層次序數(shù)的表示方法:標題第一層為“1”,第二層為“1.1”,第三層為“1.1.1”,第四層為“1.1.1.1”,占行。正文中序號用“(1)”、 “①”表示,不占行;(8)附表與插圖:附表要有表號、表題;插圖要有圖號、圖題;所有的圖表都應具有“自明性”,即不閱讀正文,就可理解圖表的意思。
(9)致謝:在正文后對單位和個人等表示感謝的文字。(10)附錄:是正文主體的補充項目,并不是必需的。(11)參考文獻。參考文獻的標注方法:采用順序編碼制,即按照文章正文部分(包括圖、表及其說明)引用的先后順序連續(xù)編碼;標注的符號為“[ ]”,作為上標,在標點符號前使用。參考文獻的寫作格式為。
①參考文獻是連續(xù)出版物時,其格式為:[序號] 作者.題名.刊名,出版年份,卷號(期號):引文所在的起止頁碼②參考文獻是專著時,其格式為:[序號] 作者.書名.版本(第1版不標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止頁碼。
③參考文獻是論文集時,其格式為:[序號] 作者.題名.見(英文用In):主編.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起止頁碼。
④參考文獻是學位論文時,其格式為:[序號] 作者.題名:[博士、碩士或學士學位論文].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12)裝訂格式①畢業(yè)設計(論文)一律左邊裝訂成冊。
②裝訂順序為:封面、誠信聲明、論文摘要與關鍵詞、目錄、正文、致謝、附錄、參考文獻、論文評定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