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想,大概是因為,我們人類是群居動物吧。
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人際關系的網絡中,我們做事業(yè),需要有好老師,需要有好的合作伙伴,需要團隊成員跟我們一同去運作一個良好的目標,這一切需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美國有位心理學家在普林斯頓大學里做過一個實驗。他請一些大學生中的志愿應試者單獨住進一間與他人隔絕、悄然無聲的封閉小屋里。小屋里放有各種食物,應試者可以自由吃、喝、睡,但不能與任何人交往,也不能看任何書籍。應試者只要在實驗室住上4天,即可獲得一筆相當豐厚的酬金。這些應試者剛開始時輕松自在,可是兩天后他們就開始拼命地敲打墻壁,要求出來。當他們重新回到正常環(huán)境時,都表現的神情癡呆、表情麻木、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大大降低,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后才能完全恢復。一個人一旦脫離了社會群體,不參與社會交往,就會產生孤獨感和恐懼感,給心理健康帶來嚴重的破壞。所以,我們應該明白,人需要與他人交往就像需要吃、喝、睡一樣,人際交往對我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起著重要作用。具有良好人際關系的人,大多能保持開朗的性格,熱情樂觀的人格品質。而人的本能則是趨利避害的,當我們擁有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人格品質的時候,自然也會吸引來相類似或者憧憬這種人格特質的群體和個人,在我們傳遞心理能量的同時,也在被他人補充能量,也就形成了一個具有正向支持性的心理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