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指的是宮、商、角、征、羽。
“人含五常而生,聲有五音,宮、商、角、征、羽”。因此五音也代指漢語的發(fā)音。在漢代,五音配以五行對應(yīng)了土金水木火以及中西北東南。在漢語音韻學(xué)中,五音代指漢語聲母的調(diào)音位置和調(diào)音方法,包括唇音、舌音、齒音、牙音、喉音。五音對朝鮮和日本的音韻體系影響很大。 十三轍的名目是:發(fā)花、梭波、乜斜(niéxié)、一七、姑蘇、懷來、灰堆、遙條、由求、三千、人辰、江陽、中東。特別指出的是,十三轍中每一轍的名目不過是符合這一轍的兩個代表字,并沒有其他的意義,所以同樣也可以用這一轍的其他字來代表該轍,如“梭波轍”也可以叫做“婆娑轍”、“三千轍”也可以稱作“天仙轍”或“言前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