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音色上等的古琴,下面分析幾點:
1、看斷紋古琴斷紋指琴表面上因長年風化和彈奏時的震動所形成的各種斷痕。
古琴的斷紋在某種意義上是其年代久遠的表征,而不同的斷紋更是能傳達出其年代的久遠程度。這種觀念長期以來往往被作為鑒藏古琴的主要依據(jù)之一。
2、看漆灰斫琴選用桐木或杉木,因為這兩種木料質(zhì)地松透,共鳴效果好。但是由于這兩種材質(zhì)比較松軟,為了保護琴面且能歷經(jīng)長期磨損,又能夠具有傳音效果,在古琴表面的漆下面必須要有灰胎。
3、聽音色好的古琴要具備九德:“奇”“古”“透”“靜”“潤”“圓”“清”“勻”“芳”。但一般具有靜、透、圓、潤、清、勻就算是好琴了。
4、看形制古琴的款式同樣體現(xiàn)著中國悠久的文化,歷代讀書人也對古琴寄予了“載道”與“言志”的厚望。隨著每個朝代審美、工藝及斫琴技術和斫琴師情趣的變化,古琴的款式也不斷豐富。
5、聞氣味老琴琴腹內(nèi)聞之會嗅到一股淡淡的沉香味。
6、看琴銘琴銘指鐫刻在古琴背面的文字和印章,由歷代斫琴者和收藏者所為。內(nèi)容一般有題名、閑文印、銘文以及藏印和跋語。
1)1弦7徽處,琴弦下邊沿到琴面垂直高度不超過6毫米,否則抗指。這是硬性指標,與款式或者低頭無關。
(2)4弦7徽處,琴弦下邊沿到琴面垂直高度不超過6毫米,否則抗指。這是硬性指標,與款式或者低頭無關。
(3)7弦七徽處,琴弦下邊沿到琴面距離不超過5毫米,否則抗指。這是硬性指標,與款式或者低頭無關。琴的岳山和龍齦高度和手感的關系非常大,大部分琴都有抗指的毛病,但是不是所有的琴抗指都可以通過降低岳山的高度來實現(xiàn)。所以如果籠統(tǒng)的說,琴抗指就是岳山過高,是外行話。很多琴抗指并不是岳山過高,而是低頭不夠,而低頭的作用是為了給右手彈奏留出足夠的空間。從實際制作和彈奏的情況來看,岳山高度足夠高而又不產(chǎn)生砂音的情況下,左手走弦范圍內(nèi)的琴弦離琴面距離低為佳。研究同時還表明7弦岳山高度在1.8左右的時候效果是最好的。既保留了右手的彈奏空間,左手手感又能滿足。而1弦由于琴弦比7弦要厚一個毫米以上,所以1弦這里的岳山要在1.9左右為佳。
(4)7弦處岳山最低高度控制在1.8厘米左右,如低頭起點不同,適當向下浮動1-2毫米,1弦處岳山增加1-2毫米。無低頭則是外行琴。打板和沙音會同時出現(xiàn),對于古琴打板,一般常出現(xiàn)在前三弦,有些琴可能至第四弦,即1弦、2弦、3弦和4弦,主要是九徽以后,一徽至八徽一般不容易出現(xiàn)打板,所以在辨別古琴的時候,要著重查看一至四弦九徽以后的音位是否出現(xiàn)打板。通常認為一把好琴首先要滿足:不打板、不抗指、無沙音在保證這些條件的前提下,再著是辨別琴的各項聲學性能,最終還要綜合琴的形制造型、做工精細情況、表面光潔度等各項工藝。彈奏優(yōu)質(zhì)的古琴,當然可以讓人更加輕松自如,心情愉悅;劣質(zhì)的古琴,通常容易造成女性琴友和琴童的指甲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