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濟橋是兩座不同時期、不同地點建造的橋梁,因此有不同的含義和背景。
在瀘縣,惠濟橋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橋梁,原名七里橋,又名伏龍橋,位于瀘州市瀘縣福集鎮(zhèn),跨瀨溪河上,東北西南走向。該橋始建年代無考,但經(jīng)過多次修葺、重建和修繕。它最初可能是一座木橋,后在明萬歷三年(1575年)修葺,明崇禎四年(1631年)重建,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再次修繕,并在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改建成石拱橋?;轁鷺蚴且蛔?孔等跨徑石拱橋,長105.6米,寬7.9米,高10.53米。每券跨度約10米,拱高7.53米,橋面微呈弧形。其設計獨特,結(jié)構(gòu)堅固,是當?shù)貧v史和文化的珍貴遺產(chǎn)。
2012年,惠濟橋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廣東省鶴山市,惠濟橋則是另一座具有獨特建筑風格的橋梁。它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位于沙坪鎮(zhèn)玉橋村北面,橫跨沙坪河兩岸。這座橋為四墩三孔拱橋,均以花崗巖石砌成。其設計精巧,結(jié)構(gòu)緊密,線條簡潔工整且對稱,具有堅固和美觀的特點?;轁鷺蜷L26米,東引橋11米,西引橋已被堤圍覆蓋。橋面寬3米,兩側(cè)面各有15塊石板與蓮花柱組成欄桿,一直延伸至引橋。橋面接引橋呈扇形向兩面張開,使橋頭寬敞開闊,便于過客分流。橋身底面用條石縱聯(lián)迫拱砌置,形成3個弧形券拱,跨度均為7米,拱孔下可通航小船。這座古樸典雅的橋梁不僅是交通要道,也是當?shù)匚幕z產(chǎn)的代表。
1983年,惠濟橋被鶴山縣人民政府定為文物保護單位。
1992年政府撥出??钪匦迻|面橋墩及其水下基礎工程??偟膩碚f,“惠濟橋”這一名字在不同的地方和時期有著不同的含義和背景。在瀘縣的惠濟橋是一座歷史悠久、結(jié)構(gòu)獨特的石拱橋,體現(xiàn)了當?shù)氐臍v史和文化價值;而在廣東省鶴山市的惠濟橋則是一座建筑風格獨特、結(jié)構(gòu)堅固的花崗巖石拱橋,具有交通和文化遺產(chǎn)的雙重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