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目的和意義,介紹綜述的主題和綜述范圍,說明所選擇主題的歷史背景、研究現(xiàn)狀、爭論焦點和學術(shù)意義等,篇幅約占全文的1/10左右。
2、主體主體,即綜述的核心部分。可以有三種寫法:第一種,縱向評述,即以某一問題的研究歷史為線索,大體分為幾個時間段,每一個時間段的代表性文獻和觀點是什么?我們怎樣認識和評價?第二種,橫向評述,即以某一問題的不同研究思路、方法和角度為劃分標準,分析代表性文獻和觀點,以及這些研究思路、方法、角度和結(jié)論的創(chuàng)新性價值。第三種,比較評述,即從比較研究視野出發(fā),在概括研究方法、觀點和結(jié)論的同時,比較各自的價值、經(jīng)驗與得失。篇幅占全文5/6左右。
3、結(jié)語對全文進行總結(jié)式概括,力求簡明扼要、重點突出,強調(diào)文獻綜述的目的,以及在此基礎上,對具體問題進一步深化研究的可能、方向和創(chuàng)新點等。
4、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是文獻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認真對待。參考文獻的編排應該條目清楚、準確無誤、符合規(guī)范。參考文獻格式:
1. 專著:[序號]作者.書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頁碼.2.期刊:[序號]作者.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3.會議論文集(或匯編):[序號]作者.題名[A].編者.論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頁碼.4.學位論文:[序號]作者.題名[D].學位授予地址:學位授予單位,年份.5.報紙文章:[序號]作者.題名[N].報紙名,年-月-日.6.電子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fā)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