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之所以95%以上的土地都無人居住,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是人口基數(shù)少。澳大利亞是全球最后發(fā)現(xiàn)的一塊大陸,曾躲過多次西方列強的殖民入侵,一直到17世紀初,澳大利亞才被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航海家發(fā)現(xiàn),開始了有外國人進入。但不知什么原因,當時的西班牙人和荷蘭人,似乎沒有大舉入侵澳大利亞,也沒有建立殖民地。一直到1770年,英國航海家來到了澳大利亞東海岸,并建立營地后,澳大利亞才迎來大規(guī)模的殖民活動。而當時的澳大利亞則被英國人稱為“新南威爾士”。英國殖民這里后,沒有對澳大利亞進行大規(guī)模的開發(fā),而是建立了一些殖民根據(jù)地,建立了一些農(nóng)場和果園,安排了不少英國人看守。后面又將該地當成了囚犯的放逐之地,每年都帶來了不少的囚犯,讓他們?nèi)找垢苫?,并拓寬殖民地的管理范圍。而在殖民擴張中,英國人也遇到了當?shù)氐耐林?,并展開了戰(zhàn)爭。不過當時生活在澳大利亞的土著只有幾十萬人,且分布散亂,加上武器也落后,根本不是英國人的對手,很快便被英國人攻占了一塊又一塊的領(lǐng)土,而在這個過程中,大量的土著人也被英國人殺害。同樣,那些囚犯的死亡率也居高不下,不少囚犯都死在了戰(zhàn)爭和勞作中,造成了大量的人口衰減。因此,就算是澳大利亞在1931年獨立成功,但因為人口基數(shù)的稀少,澳大利亞的人口在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后,還是比較低。第二個原因是土地環(huán)境惡劣。雖然澳大利亞是一個高度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但其實它的自然條件并不算很好,整塊大陸擁有多個氣候。從大陸東面到西面,其氣候分別為亞熱帶濕潤氣候,熱帶草原氣候以及熱帶沙漠氣候,中間夾雜著地中海氣候,海洋氣候等多個氣候,因為多種氣候雜糅,從而使得澳大利亞的氣候多變,地區(qū)之間差別很大。如澳大利亞的東部地區(qū),雨量充沛,氣候濕潤,雖然是山地、平原地形交雜,但總體而言還是比較適宜人類居住。而中西部則是熱帶草原、熱帶沙漠氣候,不僅干旱少雨,氣溫高,白天和夜晚的溫差也很大,并不適合人類居住。更重要的是,中西部雖然是平原,高原地形,但多是沙漠地形,或者干旱、半干旱地帶,不要說居住,連生存也難。據(jù)統(tǒng)計,澳大利亞70%及以上的國土面積氣候都屬于干旱、半干旱氣候,降水稀少,不適合人類居住。除了半干旱的氣候外,整個大陸又有20%及以上的國土屬于沙漠,擁有十多個大型沙漠。也就是說,澳大利亞地區(qū),只有10%及以上的地區(qū)是適宜人類居住的土地,而在這10%中,又要除去耕種面積,以及一些湖泊、河流、森林。能讓澳大利亞人民安全建立城市的土地更加稀少,再加上澳大利亞的城市多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qū),自然就使得大量的居民聚集在東部地區(qū),從而使得澳大利亞中西部95%的土地都無人居住。而這也是澳大利亞為什么95%以上的土地都無人居住,以及為什么澳大利亞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