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管弦樂隊指南》是由英國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頓1946年為英國拍攝的教育影片《管弦樂隊的樂器》而寫的管弦樂曲,又名《珀塞爾主題變奏與賦格》。
樂曲的主題選自英國作曲家亨利·珀塞爾《摩爾人的復(fù)仇》所作的配樂中一段活潑輕快的舞曲,并以此主題作了一系列變奏,向年輕聽眾一件一件地介紹了管弦樂隊中的各種樂器。樂曲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珀塞爾主題;第二部分是珀塞爾主題的變奏;第三部分為賦格曲。這支曲子在1946年10月15日在英國利物浦首演,受到熱烈歡迎。后來作曲家把其中介紹詞去掉了,成為一首藝術(shù)性很高,但又極其通俗的管弦樂曲。幾十年來,它的錄音和唱片流傳于世界各地,對普及管弦樂知識起到了很大作用,還有人把這支曲子編為芭蕾舞來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