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萊、拜倫、濟慈、威廉·布萊克、威廉·華茲華斯1、珀西·比希·雪萊,英國浪漫主義民主詩人、作家,第一位社會主義詩人、小說家、哲學家、散文隨筆和政論作家、改革家、柏拉圖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受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影響頗深。
雪萊生于英格蘭薩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漢,12歲進入伊頓公學;1810年進入牛津大學;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發(fā)《無神論的必然》,入學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學開除;1813年11月完成敘事長詩《麥布女王》;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兩部重要的長詩《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和《倩契》,以及《西風頌》;1822年7月8日逝世。
2、約翰·濟慈,19世紀初期英國詩人,浪漫派的主要成員。
1815年就讀于倫敦國王大學,1817年開始寫作。
1818年到1820年,先后完成《伊莎貝拉》《圣艾格尼絲之夜》《海壁朗》《夜鶯頌》《希臘古甕頌》《秋頌》等作品。
1821年2月23日,因肺結(jié)核病逝于意大利羅馬,享年25歲。濟慈與雪萊、拜倫齊名,被推崇為歐洲浪漫主義運動的代表。
3、喬治·戈登·拜倫、,是英國19世紀初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代表作品有《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唐璜》等,并在他的詩歌里塑造了一批“拜倫式英雄”。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還是一個為理想戰(zhàn)斗一生的勇士,積極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參加了希臘民族解放運動,并成為領(lǐng)導人之一。拜倫女兒阿達·洛芙萊斯是計算機程序的創(chuàng)始人。
4、威廉·布萊克:英國詩人、畫家、雕版師,浪漫主義文學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尤其是詩歌,生前大多籍籍無名,多年以后才得到廣泛傳誦。他在1789年自創(chuàng)了一套印刷技術(shù),嘗試把詩歌與繪畫融合,并完成多篇杰作,包括《天堂與地獄的婚姻》《耶路撒冷》和《天真與經(jīng)驗之歌》等。
5、威廉·華茲華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湖畔派魁首,生于律師之家,幼喪父母,曾就讀于劍橋大學,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寫景抒情詩,曾與柯勒律治合作發(fā)表《抒情歌謠集》。
1843年被封為桂冠詩人。名篇主要有《我們是七個》《水仙》《致杜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