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內閣制度起源于都鐸王朝時期樞密院的外交委員會,從16世紀初直到18世紀初,內閣制依然處于萌芽狀態(tài)。
18世紀早期英王喬治一世統(tǒng)治時(在“歷史縱橫”欄內了解喬治一世及首開英國內閣制的先聲),由下院多數(shù)黨領袖(當時是沃波爾)主持內閣會議,這形成了一種政治慣例,首開了英國內閣制的先聲。
18世紀初期,輝格黨在英國政壇日益占有優(yōu)勢,實際掌握了政權,國王的主要咨詢機構逐漸發(fā)展成內閣。輝格黨領袖華爾波爾實際上是英國第一任內閣首相(在“歷史縱橫”欄內了解華爾波爾及英國的內閣制開始形成,并逐漸向責任制內閣的方向發(fā)展),英國的內閣制開始形成。
18世紀后期和19世紀上半期,英國的責任制內閣進一步完善。這標志著英國資產(chǎn)階級代議制民主政治的最終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