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適應環(huán)境保護色動物有蝴蝶、侏儒海馬、章魚、蛾、沙蟹和葉尾壁虎。
1、蝴蝶蝴蝶隨著季節(jié)變化,色彩和形態(tài)都和葉色無異。一條縱貫前后翅中部的黑色條紋和細紋,很像樹葉的中脈和支脈,靜止在樹枝上,很難分辨出是蝶還是葉來。
2、侏儒海馬海馬身長均不足2.5厘米,是已知體型最小脊椎動物之一。海馬行動遲緩,卻能很有效率地捕捉到行動迅速、善于躲藏的橈足類生物,分布在大西洋、歐洲、太平洋、澳大利亞。
3、章魚章魚能夠改變自身的顏色和構(gòu)造,利用靈活的腕足在礁巖、石縫及海床間爬行,有時把自己偽裝成一束珊瑚,有時又把自己裝扮成一堆閃光的礫石。
4、蛾蛾休止時翅像帳篷一樣折疊覆蓋身體,或包覆整個身體,或向兩側(cè)伸展,顏色酷似樹干顏色以掩藏自己。它們的觸角通常呈羽毛狀,而非棒狀,靜止時,飛蛾通常將翅膀水平展開。
5、沙蟹沙蟹類是溫海潮間帶和潮上帶生活的優(yōu)勢蟹類,其顏色與沙相似,穴居沙灘較深的洞中,洞一般呈螺旋形,洞口形成沙塔,為沙蟹所特有。
6、葉尾壁虎葉尾壁虎分布于澳大利亞梅爾維爾角,棲息于樹上,喜食昆蟲,卵生,體長從8厘米到30厘米。善于模仿成樹葉,被譽為偽裝大師,同時壁虎還可以變成黃色、綠色、橙色以及粉紅色等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