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英國就避免不了紳士風度的話題,也避免不了貴族的話題。
那么英國的紳士風度到底是怎么養(yǎng)成的?既然我們提到英國就聯(lián)想到紳士風度,這也說明紳士風度已經成為了英國文化的一部分。如果說的再文藝一點,紳士風度本質上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等級化的階級概念。這句話應該如何理解?為何說紳士風度是一種階級觀念呢?英國很長一段時間里,紳士風度都代表了社會中下層向社會中上層看齊的一種愿望和行動。上面這一段話,其實就大概解釋了英國紳士風度的由來。就是說是下層向上層學習,或者是說下層向上層看齊。而前提的條件,是上層必須有紳士風度。那么上層的紳士風度是怎么來的?這是長期以來的一種積淀。為何這么說呢?因為英國等級制度森嚴,就像是一個金字塔的結構。在這一點和中國有點相似,我們中國封建社會是皇權至上。特別是滿清時期,滿族作為最高等級的一類人,長期把持國政,因此滿族人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種優(yōu)越感。這種優(yōu)越感進而實體化,實體化的表現(xiàn)就是紳士風度,把這個道理放在英國也是同樣的適用。紳士風度本是英國貴族的氣質,和英國的中下層有什么關系呢?前面我也說了,曾經的英國作為一個等級森嚴的國家,從上到下形成了一種金字塔結構。金字塔雖然很難跨越,但是并不影響下層人向上層人學習。在英國人的思想觀念當中,他們的階級觀念根深蒂固。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英國的各個階級都熱衷于拉攏貴族,甚至是學習貴族的一舉一動。為了進一步的培養(yǎng)貴族的氣質(所謂的紳士風度),英國的中產階級聯(lián)合打造了一所專門培養(yǎng)紳士風度的公學。顧名思義,這所學校專門用來培養(yǎng)學生的貴族氣質。因此自從公學創(chuàng)辦以來,立刻收到了很多中產階級家庭的追捧,紛紛要把孩子送進公學,給自己的孩子渡上一層金。而中國有句老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長把孩子送進公學,不僅為了培養(yǎng)他們的紳士風度,還希望他們能夠接觸一些貴族子弟,為以后的仕途鋪路。在這樣的公學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中小家庭開始模仿貴族階級,模仿上層社會,逐漸有了上層社會特有的一種氣質,這種氣質外顯化就是紳士風度。那么這個公學到底有什么魔力?能培養(yǎng)出來一個人的紳士風度呢?;旧?,公學的課程設置都是以人文學科和古典學科為主。另外在學習環(huán)境上,完全就是按照貴族氛圍打造。這種方式的結合,說白了就是理論加實踐相結合。理論就是用古典文學這種文字的東西培養(yǎng)你的紳士風度,實踐就是給你一個貴族的環(huán)境,來“練習”你的紳士風度。說到這里,大家可能就明白了。紳士風度本來是英國上層所特有的一種氣質,后來由于下層崇拜上層社會,創(chuàng)辦了公學來學習這種紳士風度。在這種風氣的帶動下,不僅是中產階級開始模仿紳士風度,進而英國全國上下都在模仿紳士風度。所以到了現(xiàn)在的時候,紳士風度就刻在了英國人的骨子里面。不過話又說回來,有人認為有時候的紳士風度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為何有這樣的說法?那就要從紳士風度的具體內涵來看了?,F(xiàn)在很多人都把紳士風度掛在嘴上,我們掛在嘴上的紳士風度,基本上都是說是男性讓著女性。實際上是以偏概全,真正的紳士風度內涵比較深,這里不再做更多的展開。不過現(xiàn)在回頭看,總感覺某些紳士風度太假,假在哪里?說不出來,一種偽君子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