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英文:King)是國際象棋中最為重要的棋子,王被將死棋局即告負。
走法是橫直斜走均可,但每次只能走一格,且所走到的位置不可有對方棋子的威脅,否則會被視為“違規(guī)移動”(illegal move)。吃子與走法相同。
2. 后(英文:Queen) 是國際象棋棋局中實力最強的一種棋子。后可橫直斜走,且格數(shù)不限。吃子與走法相同。后在開局和中局階段相當于兩個車或者三個象的實力,在殘局階段略遜于兩個車的實力。后往往是棋局中制勝的決定性力量,少掉一個后往往意味著棋局告負,此時失去后的一方通常會投子認輸。后模擬的是歐洲中世紀時,王室自皇后娘家借來的援軍,因此后是棋盤上最具威力的一子,代表外來援軍的強大。
3. 車(或稱為城堡,英文:Rook)是國際象棋的棋子之一。車的走法和中國象棋的車相同,故稱為車;但棋子的形狀和城堡一樣,故也稱為城堡。在棋譜上,“R”代表車。車可以橫走或直走,格數(shù)不限,不可斜走。吃子方式與走法相同。王和車有一種特殊的移動方式,稱為“王車易位”。
4. 象(或稱主教,英文:Bishop) 是國際象棋中的一種棋子。象的走法只可斜走,格數(shù)不限,但不可轉向。白格的象只可以在白格出現(xiàn),黑格的象只可以在黑格出現(xiàn)。吃子與走法相同。象模擬的是歐洲中世紀時的宗教勢力,所以走的是斜向。
5. 馬(或稱為騎士,英文:Knight) 是國際象棋中的一種棋子。馬的走法和中國象棋相同,同樣是走“日”字,或英文字母大寫的“L”形:即先向左(或右)走1格,再向上(或下)走2格;或先向左(或右)走2格,再向上(或下)走1格。不同的是,西洋棋的馬沒有“絆馬腳”的限制。吃子與走法相同。馬模擬的是歐洲中世紀時,由貴族所擔任的騎兵。由于騎兵沖鋒的速度高于步兵行進,但慢于弓箭,所以馬每步的可移動格數(shù)大于兵,但小于車。
6. 兵(英文:Pawn)是國際象棋中實力最弱小和數(shù)量最多的棋子,兵的走法是,第一步向前可走一格或兩格,以后每次只能向前走一格,不可向后走。但吃對方棋子時,則是向位于斜前方的那格去吃,并落在那個格。兵的走法與吃子之法是模擬歐洲中世紀步兵的單兵作戰(zhàn)。當時的步兵以庶民組成,(騎士則由貴族擔任),戰(zhàn)法是是排成一橫列后以盾牌護于身前,抵擋正前方的敵人。將長矛由盾牌與盾牌之間伸出,殺傷左前方與右前方的敵人,所以今日國際象棋中,兵的吃子之法是吃掉左前方與右前方的子。由于步兵數(shù)量眾多、行動緩慢,所以是棋組中數(shù)量最多,移動最慢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