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真是一個好問題,呵呵,讓我這個匯豐的來告訴你吧(其實(shí)也是網(wǎng)上找的,官方的是英文的,懶得翻譯了,呵呵):1864年7月,位于孟買的英國商人計(jì)劃創(chuàng)立以香港為基地的中國皇家銀行,發(fā)行3萬股,每股200印度盧比,但只計(jì)劃向香港及中國的商人配售5000股,引起香港洋行不滿。
同年7月28日,鐵行輪船公司監(jiān)事湯馬士·修打蘭(或者譯作蘇石蘭,Thomas Sutherland)和寶順洋行牽頭,在報刊上宣布成立一間由香港擁有的銀行。
1865年6月在上海設(shè)立了分行。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創(chuàng)辦時,資本額共500萬港元,共2萬股,每股250港元,1866年每股又1拆2,變成4萬股,每股125元。
1864年成立的臨時委員會,共有15人組成,主席由寶順洋行代表喬姆利、成員有鐵行輪船公司的蘇石蘭、瓊記洋行的赫德、孻乜洋行的麥克萊恩、香港巨富道格拉斯·拉潑來克、禪臣洋行的尺德、太平洋行的萊曼、費(fèi)禮查洋行的史密脫、沙宣洋行的亞瑟·沙宣、公易洋行的羅伯特·布蘭特、廣南洋行的巴朗其、搬鳥洋行的威廉·亞當(dāng)遜、畢洋行的赫蘭特、順章洋行的臘斯頓其·屯其蕭,以及法律顧問波拉德。(這些人包括了英、美、德、丹麥、猶太及印度帕西族,但在隨后歲月各股東退出,匯豐已由英國人所控制,所以才成為了一家英國的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