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一共有六十四種恐龍,包括霸王龍、建設氣龍、三角龍、迅足龍、似鳥龍等。
1、霸王龍即雷克斯暴龍(Tyrannosaurus Rex),生存于白堊紀末期的馬斯特里赫特期(MAA)距今約6850萬年到6500萬年的白堊紀最末期,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前最后的非鳥類的恐龍種類之一?;植加诒泵乐薜拿绹c加拿大,是最晚滅絕的恐龍之一。
2、建設氣龍是一種小型的侏羅紀食肉性恐龍,體長4米,重約130-140公斤。其主要特點是頭大而輕穎,側扁尖銳的牙齒呈尖刀狀,頸子短,尾巴長,前肢短小靈活,后肢強壯有力,趾端長有尖銳的利爪,善于兩足快速奔跑,捕食其他動物,是大山鋪恐龍動物群中可怖的捕獵者。
3、三角龍(屬名:Triceratops)鳥臀目角龍下目角龍科的草食性恐龍的一屬,化石發(fā)現(xiàn)于北美洲的晚白堊紀晚馬斯特里赫特階地層,約68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三角龍是最晚出現(xiàn)的恐龍之一,經(jīng)常被作為晚白堊紀的代表化石。
4、迅足龍(學名Velocipes)是三疊紀晚期可能屬于獸腳亞目的一屬恐龍。它的化石在德國發(fā)現(xiàn)。由于它的化石保存得很差,使得鑒定的工作很困難,故對它的認識很少。
5、似鳥龍是白堊紀晚期的一種獸腳類恐龍,它們主要生活在美國、加拿大等北美洲地區(qū)。因為長得和大型鳥類非常像,所以才有了“似鳥龍”這個名字。似鳥龍的外形和大型的鳥類,如鴕鳥、鵜鶘等很接近,只是它們還保留著長長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