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出肉率一般為35-50%左右,具體的出肉率與牛的品種、飼養(yǎng)條件、人工管理、季節(jié)等因素有關(guān)。
凈肉率=(胴體重-骨重)/宰前活體重。養(yǎng)了一年的牛的體重一般為1200-1300斤左右。
1、屠宰率=宰后胴體重量/宰前活體重(空腹12小時)。其中宰后胴體重量指的是將牛、羊等動物的頭、蹄、血液、毛皮、內(nèi)臟等去除后所剩余的重量。凈肉率=(胴體重-骨重)/宰前活體重。
2、牛的出肉率與牛的品種、飼養(yǎng)條件、人工管理、季節(jié)等因素有關(guān)。一般情況下,普通牛的出肉率為35-50%左右,即1000斤的活牛,最終能產(chǎn)出350-500斤左右的牛肉。
3、不同品種的牛,其出肉率都各不相同。像黃牛的出肉率只有30%左右,夏洛萊牛的屠宰率可以達到60-70%,西門塔爾牛的屠宰率平均為61.4%,凈肉率為50%。
4、在牛的育肥期間,根據(jù)牛所處的生長時期,喂食不同配比的飼料,合理的調(diào)整日糧量可以加快牛的生長速度,同時提高牛的凈肉率。
5、肉牛的適宜生長溫度10-21℃左右,將牛的生活環(huán)境溫度控制在這個范圍內(nèi),有利于肉牛的生長。
6、秋天的時候,肉牛的出肉率相對較高。
7、屠宰時,牛的年齡也會影響到最終牛的凈肉率。像夏洛萊牛的屠宰率一般為60-70%,而16月齡的育肥母牛屠宰率為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