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前后,中國青年為尋求救國真理,大批有組織地赴法國勤工儉學的運動。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開始于1912年,五四運動后達到高潮。 1912年,為“輸世界文明于國內(nèi)”,蔡元培、吳玉章、李石曾、吳稚暉等人發(fā)起組織了留法儉學會。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初期,其倡導者主要是革命的民主主義者,他們希望有志青年到法國學習先進知識和文明,實現(xiàn)“科學救國”“實業(yè)救國”“教育救國”,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
法國勤工儉學學什么希望能解答下
五四運動前后,中國青年為尋求救國真理,大批有組織地赴法國勤工儉學的運動。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開始于1912年,五四運動后達到高潮。 1912年,為“輸世界文明于國內(nèi)”,蔡元培、吳玉章、李石曾、吳稚暉等人發(fā)起組織了留法儉學會。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初期,其倡導者主要是革命的民主主義者,他們希望有志青年到法國學習先進知識和文明,實現(xiàn)“科學救國”“實業(yè)救國”“教育救國”,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
在蔡和森的推動下,法國各地勤工儉學學生紛紛成立組織,力求爭回里大。在蔡和森等人的領導下,勤工儉學學生的代表于9月17日在巴黎宣告:“各地勤工儉學學生聯(lián)合委員會”正式成立。通過的章程,決定“以開放在里昂這里的中法大學為唯一的目標”。9月20日晚, 蔡和森和趙世炎帶領各地代表分兩批從巴黎前往里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