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一句話總結:能力決定成績,但成績并不一定代表能力!
小學屬于義務教育階段,學制較長,課余時間也相對充裕,家長們不論有多忙,都應該克服困難,盡可能多地陪伴孩子走過這六年。
首先,要陪伴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時間,才能保證白天8小時在學校的學習效率,在課上打盹打的能從凳子上掉下來的孩子基本上每天都能見到。。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該學習時就心無旁騖,全力以赴,玩得時間就放開瘋玩,及時糾正孩子學習時左顧右盼,摸東摸西的不良習慣,仔細去觀察,有這種習慣的孩子,盡管他的學習時間很長,但效率卻很低下。注意糾正孩子是否字跡工整,課本上作業(yè)本上是否干凈利落。學會生活自理能力,自己的東西自己收拾,有些孩子由于什么事情都是家長代勞,造成課都開講了,他還找不出相關學習用品,一節(jié)課重點講課時間就20分鐘,你先10分鐘找了東西,再打開書本時已經(jīng)跟不上了節(jié)奏,為什么說同坐一個教室的孩子層次參差不齊,這就是造成差異的一個小方面。生活能力差的孩子通常在集體活動中處理不了自己的事情,或動作緩慢遲鈍,會多多少少受到同學的奚落,從而影響心理成長。而這些細節(jié)問題都是可以輕而易舉改變的,只要家長示范多教幾次,不要一味指責孩子。自己干的多了就會遇事頭腦清晰,有邏輯順序。
其次,多進行有效的體育鍛煉,養(yǎng)成愛運動的習慣。這不僅是增強體質,更重要的是釋放壓力,讓孩子在遇到挫折后有一個釋放的方式。
三是要陪伴孩子多進行有效閱讀,讀完后再相互交流心得體會。年齡小時也許只能說出一兩句,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知識面的拓寬,會和你交流越來越深層次。
有些家長平時忙于自己的事情,但是一看到考卷時便會劈頭蓋臉的指責。只要孩子智力正常,沒有無緣無故的高分,也沒有無緣無故的低分。不要眼睛只盯分數(shù),而是要陪伴孩子每天的學習內容是否真正落到了實處,是否會舉一反三,發(fā)表自己的觀點?,F(xiàn)在的小學課程很有科學性,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逐步加深內容難度,學習的過程中關鍵要掌握的是對前一個知識點的應用,有些孩子在課堂上當場能消化掉,有些孩子可能下來還得再需要家長的幫助,在這個過程中正是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的過程。
小學畢竟還是義務教育階段,評價的標準不純粹是分數(shù),所以生活中的各個細節(jié)才是重中之中,你看那些成績優(yōu)秀的孩子,恰好是那些眼睛發(fā)亮,一說一笑,上課認真,下課瘋跑,遇事積極對待的陽光孩子。這些孩子在步入初中高中后都會走的比較順利。有些孩子。雖然暫時的一次分數(shù)很高,但單拉出來,他在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實在欠缺,只能說也許是這道題正好讓他記住了,再改頭換面一下可能又無從下手。有些家長愛說什么孩子的學習潛力被挖掘盡了,聽了后真的很可笑,不知這是哪位發(fā)明出來的這個觀點,學習時一輩子的事情,學的好與不好,要看你先是否學會了如何去學習,小學正是學習如何去學習的最佳階段,希望家長把注重分數(shù)的目光移到注重各方面能力培養(yǎng)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