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顧名思義,就是被保送者不經(jīng)過筆試、復試等一些程序,通過一個考評形式鑒定學生的學習成績、綜合素質(zhì)等,在一個允許的范圍內(nèi),直接由學校保送讀研究生。
高等院校實行推薦少數(shù)優(yōu)秀應屆本科畢業(yè)生免試為碩士生(簡稱“保研”)是1985年開始試點的。保研,即“免試推薦碩士研究生”,一般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在大四學生中進行篩選,規(guī)則制訂和操作權由各校掌握,因此學校不同,保研情況也各有不同。保研通常有以下幾種:
1、主要基于學習成績的免試直推。這在保研名額中占據(jù)了大部分。通行的做法是學校劃定基本學習成績要求(主要考察學分績),按照一定名額比例下發(fā)到各院系,由院系所結合其他方面情況,上報名單,學校審批。一般情況下只有班級前幾名才可能保研。
2、特長生免試直推。有些學校為了招徠或留住特長人才,往往給予特別優(yōu)惠,免試推薦就讀研究生。常見的是體育類和文藝類特長生,但名額少,要求很嚴。
3、校際間免試直推。教育主管部門為了鼓勵高校間學術交流,減少學術近親繁殖,近幾年大力提倡向其它高校免試推薦優(yōu)秀畢業(yè)生。由于各學校保研條件和學生學習狀況的差異,有時候在本校難以獲得保研資格的學生在其它學校反而可能如愿以償。
4、免試推薦、保留入學資格。這類保送生不是馬上就去讀研,而是保留入學資格一、兩年,先按照學校安排去有關部門工作,或作為教育部門選派人員去邊遠地區(qū)支教。此類保送的條件相對要低一些,但也不是人人都能申請,一般只有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干部或活動積極分子才有入選資格。同時,這也并不一定是最佳選擇,畢竟要耽誤一、兩年的大好青春。